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全诗是什么 山中不知岁月长下一句

2021-03-05 天奇生活 【 字体:

  “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的原句是“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全诗为: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全诗出自唐代太上隐者的《答人》。

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全诗是什么

  《答人》

  太上隐者 〔唐代〕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全诗是什么

  注释

  答人:这是太上隐者回答人家问话的诗。据《古今诗话》记载:“太上隐者,人莫知其本末,好事者从问其姓名,不答,留诗一绝云。”

  偶:偶然。

  高枕:两种解释,一作枕着高的枕头解,一作比喻安卧无事解。

  历日:指日历,记载岁时节令的书。

  寒:指寒冷的冬天。

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全诗是什么

  译文

  我偶尔会来到松树下,头枕石头睡觉。

  深山中没有日历,所以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

  创作背景

  据《古今诗话》载,这位隐者的来历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当面打听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却写下这首诗。诗人这里以自己的隐居生活和山中的节气变化,向人们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形象。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全诗是什么 山中不知岁月长下一句

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全诗是什么 山中不知岁月长下一句
“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的原句是“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全诗为: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全诗出自唐代太上隐者的《答人》。

结婚15年是什么婚 结婚15年表示什么婚

结婚15年是什么婚 结婚15年表示什么婚
结婚15周年是“水晶婚”,就是说两人相处15年了相互之间很了解,彼此的心向对方敞开,肝胆相照,像水晶一样晶莹透明。水晶婚是美国、中国、法国、日本的婚姻纪念习俗,是比较有纪念价值的。纪念水晶婚的方式有很多,如赠送礼物并写下贴心的心里话,或者来一次久违的二人世界到想去还未曾去的地方旅游。

1931年是民国多少年 1931年发生了哪些大事情

1931年是民国多少年 1931年发生了哪些大事情
1931年是民国二十年。民国于1912年元月正式建立,以此类推,所以1928年属于民国一十七年。民国指的是中华民国,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中国的国家名称和年号,同时也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岁月如梭是什么意思 岁月如梭是指什么意思

岁月如梭是什么意思 岁月如梭是指什么意思
“岁月如梭”是指时光像梭子一样快速的运转,用来比喻日子消逝得很快。“岁月如梭”的近义词:时光荏苒、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白驹过隙、光阴似箭、驷之过隙。“岁月如梭”的反义词:度日如年、一日三秋、一日三月。

无春年三不宜是什么意思 无春年指的是阴历还是阳历

无春年三不宜是什么意思 无春年指的是阴历还是阳历
无春年三不宜是指不宜嫁娶、不宜建房、不宜立碑。1、不宜嫁娶:无春年被称为“寡妇年”或“盲年”,很多老人认为,在这样的年份结婚容易招惹不祥之气,会影响家庭的和谐与幸福。2、不宜建房:农村盖房子讲究有头有尾,两头没有春就是无头无尾,盖房子就会上面漏雨下面漏土。3、不宜立碑:农村人重殡葬,立碑对逝者的思念和缅怀,在寡妇年立碑,不仅对逝者的不尊敬,也对后人的生活影响。

百无一用是书生下一句 百无一用是书生完整诗

百无一用是书生下一句 百无一用是书生完整诗
百无一用是书生下一句: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出自清朝诗人黄景仁所著的七言律诗《杂感》,全诗主要是为了个人的穷愁愤懑而发,俊逸但不深厚。这首诗是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深刻体悟,语言口语化,天然凑泊,反语的手法突出诗人愤愤不平的心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