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献鸠放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献鸠放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年级

2021-03-11 天奇生活 【 字体:

  《献鸠放生》告诉我们不要做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小人,如果真心要做善事,就要认真考虑受帮助者的处境,从实际出发去帮助他人。而非只讲形式,不讲效果,最后不过是满足了自己伪善的心理。

献鸠放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献鸠放生》的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权势滔天的大臣,叫做赵简子。赵简子喜欢在过年时让老百姓替他捉斑鸠鸟,然后送到他府中,让他放生。

  等到大年初一,从早到晚进献斑鸠的人络绎不绝,邯郸地方的老百姓纷纷拥进赵简子的府第,向赵简子进献斑鸠,好让赵简子放生的。赵简子非常高兴,对他们一个个都发给很优厚的赏赐。

献鸠放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赵简子的门客在一旁站了很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赵简子回答说:“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对生灵的爱护,有仁慈之心嘛!”门客接着说:“您对生灵有如此的仁慈之心,这是难得的。不知大人您想到过没有:如果全国的老百姓知道大人您要拿斑鸠去放生,从而对斑鸠争先恐后地你追我捕,其结果被打死打伤的斑鸠一定是很多很多啊!您如果真的要放生,想救斑鸠一命,不如下道命令,禁止捕捉。像现在,您奖励老百姓捕捉这许多的斑鸠送给您,您再放生,那么大人您对斑鸠的仁慈确实还不能抵偿您对它们人为造成的灾祸!”

  赵简子听了门客的一席话,背着双手在府门里踱来踱去,仔细地思考了一阵子,默默地点了点头说:“对的。”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献鸠放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献鸠放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年级

献鸠放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献鸠放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年级
《献鸠放生》告诉我们不要做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小人,如果真心要做善事,就要认真考虑受帮助者的处境,从实际出发去帮助他人。而非只讲形式,不讲效果,最后不过是满足了自己伪善的心理。

狐狸和仙鹤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仙鹤和狐狸讲述的是什么道理

狐狸和仙鹤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仙鹤和狐狸讲述的是什么道理
《狐狸和仙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先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尊重是相互的,想受到他人的尊重,就要学会尊重他人;如果不尊重别人,就不要想着让别人来尊重你。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最后一课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最后一课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课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最后一课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课》告诉我们母语对于每个国民的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性。如果热爱祖国,就要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真学习母语。民族的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每个国民都应该认真学习母语、保护母语。

肥皂的发明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肥皂的发明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肥皂的发明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肥皂的发明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肥皂的发明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是:化学真的很神奇,不仅能产生奇妙的作用,而且还能将弄脏的手洗干净,同时告诉我们要有认真发现和探索的精神。肥皂是一种用作个人清洁用品的界面活性剂,通常以固体块状的形式存在。

大禹治水告诉我的道理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告诉我的道理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治水要疏堵结合,靠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不要想着一味地强硬处理,要结合实际情况找到解决办法。大禹在治水过程中,不怕劳苦,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展现了中华民族所崇尚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勤劳勇敢、公正无私的精神。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

工之侨献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工之侨献琴》悟出什么道理

工之侨献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工之侨献琴》悟出什么道理
工之侨献琴的故事告诉我们: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蒙蔽。工之侨得到了一棵优质的桐树,将它制成了一张琴,弹奏起来,琴声非常好听。工之侨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它献给主管礼乐的官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