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再游桃花源和桃花源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再游桃花源原文及翻译

2021-04-22 天奇生活 【 字体:

  《再游桃花源》表达的是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喜爱之情,而《桃花源记》表达的是作者对一个远离世俗战乱与压迫的大同社会的向往之情。同时前者描绘的是现实中的美景,后者描绘的是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

再游桃花源和桃花源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再游桃花源》

  袁中道 〔明代〕

  明日过桃源县,之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高,石为泉啮,皆若灵壁。

再游桃花源和桃花源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注释

  踞:蹲坐。

  泊:停泊。

  可:大约。

  溯:逆流而上。

再游桃花源和桃花源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译文

  第二天,路过桃源县,到了绿萝山下,山峰很多且极为陡峭。到了白马雪涛前,上面有怪石,(所以)船上的人都蹲坐在船中。船停在溪水旁,我和其他人步行进入桃花源,到了桃花洞口。大约有上千棵桃树,两边如设锦帐,地上的花瓣有几寸高,泉水细细的流淌。沿着水向上寻找源头,越走越高。石头被泉水侵蚀,如同峭壁一样。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再游桃花源和桃花源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再游桃花源原文及翻译

再游桃花源和桃花源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再游桃花源原文及翻译
《再游桃花源》表达的是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喜爱之情,而《桃花源记》表达的是作者对一个远离世俗战乱与压迫的大同社会的向往之情。同时前者描绘的是现实中的美景,后者描绘的是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中心思想 桃花源记的中心思想

桃花源记中心思想 桃花源记的中心思想
桃花源记中心思想: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桃花源记是几年级的课文 桃花源记出现在几年级

桃花源记是几年级的课文  桃花源记出现在几年级
桃花源记是八年级的课文,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桃花源记写作顺序 桃花源按什么顺序写作

桃花源记写作顺序 桃花源按什么顺序写作
《桃花源记》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进行描写的,作者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的顺序来进行描写的,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

桃花源记原文加翻译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文

桃花源记原文加翻译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文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桃花源记翻译及原文

桃花源记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桃花源记翻译及原文
1、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自己走了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2、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