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意思 惠崇春江晚景两两归鸿欲破群意思

2021-04-22 天奇生活 【 字体: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的意思是:成双成对飞行的大雁好像将要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就要掉队离群。“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意思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意思

  译文

  竹林外的桃花刚刚绽开了两三朵,鸭子在水中嬉戏,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已经回暖。蒌蒿长满了河滩,芦苇长出了短短的新芽,而河豚这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成双成对飞行的大雁好像将要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意思

  赏析

  《惠崇春江晚景》分别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江景与大雁北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诗中将依依不舍的几只归雁比作了“北归人”,使画中内容更加生动形象。“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给北去大雁赋予了人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将要远行离开友人的不舍。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意思 惠崇春江晚景两两归鸿欲破群意思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意思 惠崇春江晚景两两归鸿欲破群意思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的意思是:成双成对飞行的大雁好像将要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就要掉队离群。“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是什么意思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是谁写的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是什么意思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是谁写的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的意思:用它缝制出一把合欢团扇,像轮浑圆浑圆的明月。“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自西汉时期的一首五言古体《怨歌行》,全诗语言清新秀美,构思巧妙,比喻贴切,形象生动,含意隽咏,耐人寻味。诗作旧作班婕妤诗,或颜延之诗,皆误。据《文选》李善注引《歌录》作无名氏乐府《古辞》,属《相和歌·楚调曲》。

天似穹庐中的意思和原文翻译 天似穹庐中出处

天似穹庐中的意思和原文翻译 天似穹庐中出处
天似穹庐中的意思是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穹庐”意思是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翻译:在敕勒川的平原上,在高峻的阴山下,天像一顶宽大无比的蒙古包,笼罩着四面八方辽阔的原野。青天苍苍,大地茫茫,风吹过来草低头,顿时显出成群成群肥硕的牛羊。

误竞南风疏北客的意思 误竞南风疏北客什么意思

误竞南风疏北客的意思 误竞南风疏北客什么意思
误竞南风疏北客的意思:误趋南方逐利之风,对于北方文客却显隔阂。该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最能行》。此诗前六句写长江三峡一带人们的生活习惯,中间六句江上水手行船的高超技能,结尾四句写当地人们的气量狭窄,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热爱。

竹石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竹石前两句描绘了什么画面

竹石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竹石前两句描绘了什么画面
竹石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竹子牢牢咬住青山绝不放松,竹根扎在碎裂的山岩之中的画面。这里用了“咬定青山”“立根”和“破岩”,既是实写竹,也是暗喻人的坚定立场。诗中用的“咬”字,极为有力,充分地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立根原在破岩中”表明了劲竹对生活条件并没有过高的要求,显示出它的生命力极强。

暴秦之欲无厌通假字 暴秦之欲无厌通假字

暴秦之欲无厌通假字 暴秦之欲无厌通假字
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通假字是一个汉语词汇。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