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以柔克刚的人生哲理

2021-05-14 天奇生活 【 字体: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是老子的观点,出自《道德经》,原文为:“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有《道德经》传世,又名《老子》。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老子的生平

  老子是春秋末期人,姓李名耳,字聃,与庄子并称“老庄”。老子大约于周灵王元年(鲁襄公二年、宋平公五年、公元前571年)出生于陈国苦县。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老子曾为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在被推荐入周室效力之前,老子跟随常枞(商容)学习知识。春秋末年,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相传老子归隐修炼于景室山。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相传老子长寿,大约于周元王五年(公元前471年)死于秦国,享年一百零一岁。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以柔克刚的人生哲理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以柔克刚的人生哲理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是老子的观点,出自《道德经》,原文为:“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有《道德经》传世,又名《老子》。

摆钟论是哪位科学家的著作 摆钟理论的由来

摆钟论是哪位科学家的著作 摆钟理论的由来
《摆钟论》是荷兰物理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的著作,这本书讲述的是他关于摆的研究,他还在书中提出了关于“离心力”的基本命题。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出生于16世纪的荷兰,是世界上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在近代自然科学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1650年的时候,他完成了流体静力学的相关书稿,1656年之后,他更是发明了摆钟,将摆钟运用于计时器之中,使人类进入了新的计时时代。

人参果树是哪位神仙的 人参果树属于哪位神仙的

人参果树是哪位神仙的 人参果树属于哪位神仙的
人参果树是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是《西游记》中的一棵神奇果树,乃天地之灵根,在万寿山五庄观内,五庄观是“地仙之祖”镇元子的修道之地。他种的人参果,九千年成熟一次,闻一闻人参果,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颗,就能活四万七千年。

咸丰帝是哪位皇帝的儿子 咸丰皇帝的父亲是哪个皇帝

咸丰帝是哪位皇帝的儿子 咸丰皇帝的父亲是哪个皇帝
咸丰帝是道光皇帝的儿子。咸丰帝是道光皇帝与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诞下的子嗣,道光帝的子女共有19人,最后由咸丰帝继承帝统。道光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和西方列强开战的皇帝、是第一个和近代化国家开战的皇帝,第一个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的皇帝。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位皇帝。

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心有灵犀一点通古诗原文

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心有灵犀一点通古诗原文
“心有灵犀一点通”是李商隐的诗句,出自《无题二首》其一。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着重抒写相爱而受到重重阻隔不能如愿的怅惘之情。“心有灵犀一点通”形容相爱的男女两心相通,也比喻彼此可以领会对方的心意。

上天入地是哪位人物 上天入地是哪一个人物

上天入地是哪位人物	 上天入地是哪一个人物
上天入地形容神通广大。形容的人物是孙悟空。也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也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出自唐·李复言的《续玄怪录卢仆射从史》:“吾已得炼形之术也,其术自无形成而炼成三尺之形,则上天入地,乘云驾鹤,千变万化,无不可也。”神机妙算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情势,决定策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