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孺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徐孺子赏月文言文中徐孺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2021-06-01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徐孺子赏月》中徐孺子的回答妙在他运用了“偷换概念”这一辩论技巧,在他的回答中,他用“月亮”偷换了“眼睛”的概念,以“眼有瞳仁”证明“有物在其中则亮”从而否定了对方的“月中无物则不亮。”
《徐孺子赏月》的出处
《徐孺子赏月》出自《世说新语》,原文如下: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译文
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非常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的,如同人眼中有瞳孔,没有它,眼睛就不明亮。”
注释
1、徐孺子:东汉人。2、若令:如果,假使。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3、邪: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4、尝:曾经。5、或:有的人。6、瞳子:瞳孔。7、语:对……说。8、然:是这样。9、戏:玩耍,嬉戏。
作者
本文作者刘义庆(402--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你认为徐孺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徐孺子赏月你认为徐孺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徐孺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徐孺子赏月文言文中徐孺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徐孺子妙答译文 《徐儒子妙答》文言文翻译


徐孺子赏月翻译 徐孺子赏月的翻译


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处在何处


孺子可教也是夸人吗 孺子可教是褒义词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