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出自哪里 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言出自

2021-06-30 天奇生活 【 字体: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意思是:不符合礼法的不要去看,不符合礼法的不要去听,不符合礼法的不要去说。原文为:“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出自哪里

  《论语•颜渊》简介

  论语·颜渊出自《论语》,共计24章。本篇中,孔子的几位弟子向他问怎样才是仁。这几段,是研究者们经常引用的。孔子还谈到怎样算是君子等问题。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出自哪里

  《论语》简介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出自哪里

  孔子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出自哪里 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言出自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出自哪里 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言出自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意思是:不符合礼法的不要去看,不符合礼法的不要去听,不符合礼法的不要去说。原文为:“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意思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翻译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意思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翻译
意思: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出自《论语·颜渊》,本篇中,孔子的几位弟子向他问怎样才是仁,篇章中孔子还谈到怎样算是君子等问题。

观海听涛的出处与含义是什么意思 观海听涛的意思是啥

观海听涛的出处与含义是什么意思	 观海听涛的意思是啥
观海听涛的出处,是出自于奥巴马上任不久的一次访华,袁伟将军为奥巴马写的书法,袁伟将军介绍说,当时写下“观海听涛”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奥巴马总统在面临当时不平静的局面有一颗平静的心;“观海听涛”,意在希望奥巴马在任期间可以拥有平静的心态,简单,淳朴、成功以后,置身之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翻译 具晓所言的具是什么意思

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翻译  具晓所言的具是什么意思
“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的意思是:父亲的教诲,我都知道了,大致就是教我要奉承谄媚上司。“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出自文言文《陈万年教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身为父母更要言传身教,教导子女做一个正直的人,而不是做儿女的坏榜样。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什么意思 一把辛酸泪什么意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什么意思 一把辛酸泪什么意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意思是:满纸看起来都是荒唐的文字,但字里行间都浸透着我辛酸的泪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出自《红楼梦》开篇第一回,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人生悲剧的辛酸感慨。

表示吉祥的话叫什么言 表示吉祥的话是什么话

表示吉祥的话叫什么言 表示吉祥的话是什么话
表示吉祥的话叫吉言。吉言释义:好话;善言。引证:《书·盘庚上》:“汝不和吉言于百姓,惟汝自生毒。”译文:“你不能和吉对百姓,只有你自己生毒。”吉祥之言,引证:吴祖光《闯江湖》第二幕:“金香娘:‘谢谢他二叔,借您吉言,借您吉言吧。’”常见的用法有:承您吉言、借您吉言、托你吉言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