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亦若是则已矣的已 怎么翻译 亦若是则已矣的已是什么意思

2021-08-13 天奇生活 【 字体:

  “亦若是则已矣”的已翻译是:已经。这句话的翻译是:大概、应该也是这个样子吧。“亦若是则已矣”这句话是《庄子·内篇》里的第一篇《逍遥游》,也是《庄子》的第一篇,代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是庄子人生论的核心内容。

亦若是则已矣的已 怎么翻译

  扩展资料
  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

亦若是则已矣的已 怎么翻译

  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亦若是则已矣的已 怎么翻译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污秽,“不可与庄语”,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亦若是则已矣的已 怎么翻译 亦若是则已矣的已是什么意思

亦若是则已矣的已 怎么翻译 亦若是则已矣的已是什么意思
“亦若是则已矣”的已翻译是:已经。这句话的翻译是:大概、应该也是这个样子吧。“亦若是则已矣”这句话是《庄子·内篇》里的第一篇《逍遥游》,也是《庄子》的第一篇,代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是庄子人生论的核心内容。

李旦是武则天的第几个儿子 李旦是武则天和谁生的

李旦是武则天的第几个儿子 李旦是武则天和谁生的
李旦是武则天的第4个儿子。李旦是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第四子,唐中宗李显同母的弟弟,同时也是武则天唯一善终的儿子,其在影视剧《隋唐英雄之薛刚反唐》、《武媚娘传奇》等影视剧均有其形象出现,李旦在剧中的戏份均不多。

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翻译 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的意思

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翻译 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的意思
“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翻译: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语句出自韩婴的《周公诫子》。《周公诫子》是中国著名的古训,选自《韩诗外传》。说的是周公告诫儿子立国的道理。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周公诫子》以“握发吐哺”形容君王为国礼贤下士,殷切求才;以六种“谦才”强调谦虚谨慎是理天下、成大业的第一要素。

吾妻死之年手植,今已亭亭如盖矣翻译 吾妻死之年手植

吾妻死之年手植,今已亭亭如盖矣翻译 吾妻死之年手植
“吾妻死之年手植,今已亭亭如盖矣”的翻译:那是我妻子死去那年我亲手植下的,而今已经已经高耸地挺立着,它的枝叶茂盛地像伞一般了。语出明代归有光所著的《项脊轩志》中,原文应为:“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意思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翻译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意思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翻译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意思: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该句出自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此即日习于傲矣的翻译 此即日习于傲矣的翻译大全

此即日习于傲矣的翻译 此即日习于傲矣的翻译大全
“此即日习于傲矣”的意思是:这就是每日里不经意间的习惯,一点点惯于傲慢无礼了。“此即日习于傲矣”句子出自曾国藩的《谕纪泽》,原段欣赏: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舆马仆从习惯不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傲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