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科举制是哪位皇帝在位正式创立的 科举制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创立的

2021-08-21 天奇生活 【 字体:

  科举制是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正式创立的。科举制开始于开皇七年,例如著名宰相房玄龄就是开皇年间的进士。隋炀帝期间增加了进士科考试。隋朝唐初科举还很不完善,事实上隋文帝杨坚和唐高祖李渊对科举的重要性都超过杨广。不过科举制度真正确立要到武周,因为从武周开始,才有所谓寒门自荐权,即自主参加考试的资格。

科举制是哪位皇帝在位正式创立的

  科举制简介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

科举制是哪位皇帝在位正式创立的

  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科举制是哪位皇帝在位正式创立的

  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科举制是哪位皇帝在位正式创立的 科举制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创立的

科举制是哪位皇帝在位正式创立的 科举制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创立的
科举制是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正式创立的。科举制开始于开皇七年,例如著名宰相房玄龄就是开皇年间的进士。隋炀帝期间增加了进士科考试。隋朝唐初科举还很不完善,事实上隋文帝杨坚和唐高祖李渊对科举的重要性都超过杨广。不过科举制度真正确立要到武周,因为从武周开始,才有所谓寒门自荐权,即自主参加考试的资格。

曹操挟天子是哪位天子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哪位皇帝

曹操挟天子是哪位天子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哪位皇帝
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中的“天子”指的是汉献帝刘协。历史上刘协从即位开始到最后去世,先后被董卓、李傕、曹操、曹丕控制,有皇帝之名而无皇帝之实,可以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即汉献帝(189年-220年在位),字伯和,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灵怀皇后王荣,东汉最后一任皇帝。

康熙父亲是哪位皇上 康熙他父亲是什么皇帝

康熙父亲是哪位皇上 康熙他父亲是什么皇帝
康熙的父亲是顺治皇帝即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帝是清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其六岁登基,在多尔衮去世之前,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力基本都掌握在多尔衮的手中,多尔衮去世之后,他十四岁亲政。顺治皇帝是一位好皇帝,他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因为他染上了天花。

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哪位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之首是谁

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哪位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之首是谁
唐宋八大家之首是韩愈,唐宋八大家的其他七位分别是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又可以概括为“韩柳欧王曾三苏”,因为八大家里面有苏家三父子,分别为苏洵、苏轼和苏辙。

亚圣是哪位圣人 亚圣是谁

亚圣是哪位圣人 亚圣是谁
亚圣是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花非花是哪位诗人所写 花非花是谁写的诗

花非花是哪位诗人所写 花非花是谁写的诗
《花非花》是白居易写的。白居易是唐代诗人,曾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全诗多用比喻,表达出诗人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抒发了他对已经消逝的美好事物的惋惜之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