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善言 暖于布帛 伤人以言 深于矛戟的意思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的意思是什么
2022-09-16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的意思是:与别人说善意的话,让人感觉比穿上布帛还要温暖。用言语伤害他人,比用长矛利戟刺人还要严重。这句话的意思出自《荀子·荣辱》,《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
《荀子》原文节选
憍泄者,人之殃也;恭俭者,偋五兵也。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凡在言也。巨涂则让,小涂则殆,虽欲不谨,若云不使。
《荀子》原文节选翻译
骄傲轻慢,是人的害殃;恭敬谦虚,可以摒除兵战之祸。虽然有戈和矛的利刺,但都不及恭敬和谦虚有利。所以给人说善良的话,比布帛衣服还暖;说伤害人的话,比矛和戟刺得更深。所以在磅礴的大地上,却不能踏足上面,不是因为大地不安稳,危险而无法踏足,全是因为言语不当。巨大的路途也有拥挤时,细小的路途也有危险,所以即使想不谨慎,也好像不能不谨慎。
《荀子》原文节选注释
恭俭:恭敬谦虚。
故:所以。
善:善良。
暖:温暖。
伤:伤害。
《荀子》的主要观点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荀子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荀子的社会道德观包括隆礼重法、人而能群、分等级而治,荀子认为人之性恶需要用礼义法度来加以制约,在《荀子》的《礼论》、《王制》、《强国》、《天论》、《非相》、《君道》等篇中皆有论述。
此外荀子在政治上主张要使国家强盛;必须行“胜人之道”;在人生观上主张积极有为与正义原则;在修养观上主张修身为本,强调“学”,提倡思,重视“行”,在教育观上主张“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尊师重教”、“君师合一”。
荀子介绍
荀子,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
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出自


与人善言 暖于布帛 伤人以言 深于矛戟的意思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的意思是什么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的意思三年级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是谁写的


与人善言 暖于布帛 伤人之言 深于矛戟的意思 与人善言 暖于布帛 伤人之言 深于矛戟的意思是什么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啥意思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