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迷人的秋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迷人的秋色的主旨是什么

2021-09-04 天奇生活 【 字体:

  《迷人的秋色》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的秋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迷人的秋色》这篇课文是围绕“花朵盛开的春天固然可爱,瓜果遍地的秋色更加使人欣喜。”这句话展开来写的,写了秋季的柿子树、枫叶、苹果、葡萄迷人的景象。

迷人的秋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原文:刚刚过了秋分,就觉得突然增加了一丝凉意。早晨到海边去散步,仿佛大海比以前更加蓝了些,天比以前更加高了些。回头向岭上望去,啊,秋色更浓了。

  在我看来,花木灿烂的春光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

迷人的秋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你瞧西面山洼里那一片柿树,红得多么好看,简直像一片火。古今多少诗人画家称赞枫叶的颜色,然而比起柿树来,那枫叶不知要逊色多少呢!

  还有苹果,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蕉苹果,也是那么红,那么艳,那么逗人喜爱。大金帅苹果则金光闪闪,呈现出一片黄澄澄的颜色。

迷人的秋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红玛瑙似的果子。葡萄呢,更加绚丽多彩。那种叫“水晶”的,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而那种叫“玫瑰红”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啊,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迷人的秋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迷人的秋色的主旨是什么

迷人的秋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迷人的秋色的主旨是什么
《迷人的秋色》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的秋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迷人的秋色》这篇课文是围绕“花朵盛开的春天固然可爱,瓜果遍地的秋色更加使人欣喜”这句话展开来写的,写了秋季的柿子树、枫叶、苹果、葡萄迷人的景象。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爱莲说》是谁写的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爱莲说》是谁写的
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鄙弃庸俗世风的思想感情。这句话的意思是:喜爱牡丹的人,应该是有很多人吧!作者利用感叹的语气来表达,从侧面衬托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

鸟趣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鸟趣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鸟语》这篇文章表达了表达了作者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赞美了家乡鸟语花香,人鸟和谐的美好环境。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石潭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石潭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

寒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寒食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寒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寒食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寒食》表达了作者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政治腐败现象的讽刺,反衬了贫寒之家的孤苦与寥落文人的寂寞。

将进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将进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将进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将进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将进酒》表达了作者借酒消愁、及时行乐、莫负光阴、豁达乐观的情感,同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闷闷不平的情感,作者还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将进酒》的作者是我国唐朝时期著名诗人李白,且被世人赞誉为“诗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