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什么潭水深千尺 赠汪伦的诗意思

2019-09-04 天奇生活 【 字体:

  桃花潭水深千尺。出自李白的《赠汪伦》,全诗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d903967ea54894d.jpg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35b148e5f22135c.jpg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d2f8149470465b52.jpg

  赏析

  《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诗的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什么潭水深千尺 赠汪伦的诗意思

什么潭水深千尺  赠汪伦的诗意思
桃花潭水深千尺。出自李白的《赠汪伦》,全诗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水三千尺是什么古诗 桃花潭水三千尺出自什么古诗

桃花潭水三千尺是什么古诗 桃花潭水三千尺出自什么古诗
“桃花潭水三千尺”是《赠汪伦》这首古诗。《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全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诗人李白岁王伦深情相送的感激之情。

飞流直下三千尺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 飞流直下三千尺描写哪里的景色

飞流直下三千尺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	飞流直下三千尺描写哪里的景色
飞流直下三千尺描写的是庐山瀑布的景色,出自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翻译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翻译句子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翻译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翻译句子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是:那瀑布的水从很高的地方笔直的倾注而下,就好像是银河从九天之上掉落了下来一样。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二首》。这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过江千尺浪全诗 《风》注释

过江千尺浪全诗 《风》注释
过江千尺浪全诗是: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此诗句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风》。此诗通过抓住“叶”“花”“浪”“竹”四样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易变,间接地表现了“风”之种种形力、魅力与威力:它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2尺1的腰围是26还是27 尺码对照表

2尺1的腰围是26还是27 尺码对照表
2尺1的腰围既不是26也不是27,而是28,也就是70厘米。裤子尺寸的换算有三个公式即厘米x0.03=尺;尺x10+7=码;厘米x0.3+7=码。已知腰围为2尺1,根据尺x10+7的公式,可以得知2尺1的腰围为28码。腰围指的是经脐部中心的水平围长,或肋最低点与髂嵴上缘两水平线间中点线的围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