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嗟来之食出自哪里 嗟来之食出自哪篇古文

2021-11-05 天奇生活 【 字体:

  嗟来之食最早出自西汉戴圣编撰的《礼记·檀弓下》。 该成语原指悯人饥饿,呼其来食,后比喻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有残羹冷炙、盗泉之水,反义词是自食其力。

嗟来之食出自哪里

  《礼记·檀弓下》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杨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后人根据上述文献提炼出成语“嗟来之食”。

嗟来之食出自哪里

  这个故事讲的是饥荒之年,黔敖赈施灾民,这无疑是善举,但他态度傲慢、语气轻蔑,为饥民不能接受,终使善举不得落实,该成语告诫人们:尊重别人是至关重要的,即便是给人帮助,也要以此为前提,否则好的愿望则可能落空。

嗟来之食出自哪里

  该成语还告诉人们,救济、帮助别人应该是真心实意的,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对于别人善意的帮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对傲慢者的“嗟来之食”,也要像那位有骨气的饥民的一样学会拒绝,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境,人都要保持自尊,这是作为人最可贵的品质。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爱意随风起出自哪里 爱意随风起出处

爱意随风起出自哪里 爱意随风起出处
爱意随风起出自哪里:出自宋朝孙应时的《阻风泊归舟游净众寺》:“愁边动寒角,夜久意难平”,现演变成一个网络流行语,多指不能释怀、放不下,不甘心的感觉,念念不忘却没有回响。常常被用于形容令人遗憾惋惜的cp,渐渐沦为了一个常见的“虐梗”。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出自哪里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出处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出自哪里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出处
“知者不惑,仁者不优,勇者不惧”是出自孔子的《论语.子罕》,意思是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论语·子罕》是春秋战国的语录体散文,本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

嗟来之食出自哪里 嗟来之食出自哪篇古文

嗟来之食出自哪里 嗟来之食出自哪篇古文
嗟来之食最早出自西汉戴圣编撰的《礼记·檀弓下》。 该成语原指悯人饥饿,呼其来食,后比喻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有残羹冷炙、盗泉之水,反义词是自食其力。

不受嗟来之食是指什么人 不受嗟来之食写的是谁

不受嗟来之食是指什么人 不受嗟来之食写的是谁
“不受嗟来之食”这个典故的相关人物是齐国贵族黔敖和路上的无名饥民。“不受嗟来之食”出自《礼记.檀弓》,原文为: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原文讲述了饥民为了尊严,不受嗟来之食,最后饿死的故事。

不食嗟来之食两个食的意思 不食嗟来之食原文

不食嗟来之食两个食的意思 不食嗟来之食原文
“不食嗟来之食”的第一个“食”是动词,指吃、食用;第二个“食”为名词,指食物。“不食嗟来之食”出自《礼记·檀弓》,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嗟来之食”的“嗟”是语气词,指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哪里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哪里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哪里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哪里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论语·里仁》,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德”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