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启示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

2021-12-16 天奇生活 【 字体: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启示:不论对待什么事情,一定要跳出来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去看问题。该词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其创作背景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所写。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说理,带有明显的宋诗特点。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启示

  《题西林壁》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启示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启示

  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启示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启示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启示:不论对待什么事情,一定要跳出来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去看问题。该词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其创作背景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所写。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说理,带有明显的宋诗特点。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什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什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处
意思: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题西林壁》,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什么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什么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诗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诗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当局者迷的诗句是哪两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当局者迷的诗句是哪两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往往不如局外人视角全面,看得更加清晰;要想知道事物的全局面貌,就应该摆脱主观成见,通过全面观察来得出结论。

作者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

作者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
因为作者身处庐山之中看不到庐山的全部,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诗人是想要借此告诉我们,每个人所处的地位不同,那么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想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和全貌的话,一定要摆脱主观成见,超越狭小的范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