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屈原根据民间祭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屈原作品利用民间祭歌的形式加工而成的组诗

2021-12-17 天奇生活 【 字体:

  屈原根据民间祭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九歌》。《九歌》是《楚辞》篇名,共有11篇,分别为:《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屈原根据民间祭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九歌》原为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汉族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改作加工而成,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根据民间祭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九歌”名称,来源甚古。除《尚书》、《左传》、《山海经》所称引者外,《离骚》中有“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乐”,《天问》中有“启棘宾商,九辩九歌”诸语。各书所说到的“九歌”内容虽有种种演化,但可证“九歌”乃是传说中很古的乐章。

屈原根据民间祭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国殇》一篇,则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王逸认为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所以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屈原根据民间祭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屈原作品利用民间祭歌的形式加工而成的组诗

屈原根据民间祭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屈原作品利用民间祭歌的形式加工而成的组诗
屈原根据民间祭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九歌》。《九歌》是《楚辞》篇名,共有11篇,分别为:《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修辞手法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的修辞手法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修辞手法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的修辞手法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句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先提出问题,再自问自答,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和好奇心,还能够启发读者思考。设问句有时也有暗示文章主旨以及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

一成是十分之几 是百分之几 一成是十分之几 是百分之几啊

一成是十分之几 是百分之几 一成是十分之几 是百分之几啊
一成是十分之一,是百分之十。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如一成是十分之一,是百分之十,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二成是十分之二,百分之二十,改写成百分数就是20%。

牛肉熟成是怎么回事 牛肉熟成什么意思

牛肉熟成是怎么回事 牛肉熟成什么意思
牛肉熟成是指将新鲜的牛肉类放在指定的温度、湿度下自然发酵,使其更具有风味、更柔软易嚼。熟成肉在日本比较流行,不含防腐剂,主要成分是氨基酸和蛋白质。熟成肉外表看起来和一般的腐肉差不多,表面发黑,还有腐坏的小绒毛。

满江红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满江红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影片基于史实基础再创作,以南宋与金国的一次会谈为背景,讲述了一群义士舍生忘死铲奸除恶的忠义故事。国家的前途命运、民间义士的锄奸行动、阴差阳错入局的小人物,都将在浓缩的150多分钟里铺陈展开。在张艺谋看来:“悬疑+喜剧”的题材,在不断的情节反转中完成影片叙事,对导演和演员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如何创新突破?是摆在每一位主创面前待解的题。

造纸术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造纸术发明于什么朝代

造纸术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造纸术发明于什么朝代
造纸术是西汉时期发明的。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发明时期于汉朝西汉时期,改进时期于汉朝东汉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