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翻译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的翻译

2021-12-17 天奇生活 【 字体: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的翻译:“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们降生了君主,也替他们降生了师傅”。“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原文片段为:“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是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翻译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译文片段为: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们降生了君主,也替他们降生了师傅,这些君主和师傅的惟一责任,就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翻译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翻译

  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史记》说孟子有著述七篇传数世,《汉书·艺文志》说有十一篇。东汉末赵岐说孟子有《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四篇外书,则十一篇当是在七篇外又加外书四篇。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翻译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的翻译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翻译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的翻译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的翻译:“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们降生了君主,也替他们降生了师傅”。“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原文片段为:“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是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

闻之于宋君的之是什么意思 闻之于宋君的之意思

闻之于宋君的之是什么意思 闻之于宋君的之意思
闻之于宋君的之意思:这里做代词,指“穿井得一人”一事。整句的意思为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该句出自《吕氏春秋传》,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翻译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的意思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翻译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的意思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的翻译是: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出自欧阳修的《丰乐亭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为政》,论述了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

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翻译 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原文翻译

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翻译 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原文翻译
“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的意思是:君主对于民众,危难时就要他们拼死作战。“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这句话强调的是“循名而责实”的“术”,表现了君主的一种绝对的权威——民众对君主的绝对服从和被驱从。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