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翻译 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的翻译

2021-12-20 天奇生活 【 字体:

  “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的翻译是:益州已经平定了,任诸葛亮作军师。这句话出自陈寿的《蜀书》中的《诸葛亮传》,原文节选为: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翻译

  节选译文

  原文节选的译文为:诸葛亮在年轻的时候就才压群伦,有着英雄的气量,其身高八尺,容貌高大壮美,当时的人认为他是奇才。汉末之际,他跟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难,在乡野亲自耕种,而不希求闻名显达。

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翻译

  相关知识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

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翻译

  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翻译 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的翻译

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翻译 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的翻译
“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的翻译是:益州已经平定了,任诸葛亮作军师。这句话出自陈寿的《蜀书》中的《诸葛亮传》,原文节选为: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华为全屏翻译怎么设置 华为全屏翻译怎么打开

华为全屏翻译怎么设置 华为全屏翻译怎么打开
以华为Mate20 Pro ,EMUI9.0系统版本为例。只需要用两根手指同时长按住屏幕,点击“AR全屏翻译”,稍等片刻就可以翻译当前文字了。这个翻译功能是默认将外语译为中文的,如果我们想要将文字翻译成其他语言,可以点击屏幕右边的“中文”按钮,这时会出现下拉选项。

王谁与为不善的翻译 王谁与为不善的翻译是什么

王谁与为不善的翻译  王谁与为不善的翻译是什么
“王谁与为不善”的翻译为:王和谁(的关系)不好?这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第六篇,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滕国国君滕文公的故事,其原句为:“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

晋文公使李离为理文言文翻译 晋文公使李离为理全文翻译

晋文公使李离为理文言文翻译 晋文公使李离为理全文翻译
晋文公使李离为理文言文翻译:李离,是晋文公的司法官。他误听案情而错杀了人,把自己关押起来并定了死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之分,处罚有轻重之分。下级官吏有错,不是你的过错。”李离说:“我担任的官职是长官,也不让位给下级官吏;享受俸禄多,也不和下属平分利益。现在我错误地听从了下级汇报而错杀了人,却把罪附着到下级官吏身上,这是没有听说过的。”他推辞而不接受命令。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翻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翻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翻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翻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翻译: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该句出自《论语十则》,论语十则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译注》。

橘逾淮为枳文言文翻译 橘逾淮为枳的文言文翻译

橘逾淮为枳文言文翻译 橘逾淮为枳的文言文翻译
橘逾淮为枳文言文翻译:晏子将要出使去楚国。楚王听到这消息后,对身边的侍卫、大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将要来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身边的侍卫、大臣回答说:“在他到来时,请让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说:‘这人是哪里人?’我们就回答说:‘这是齐国人。’大王再问:'他犯了什么罪?’我们就回答说:‘他犯了盗窃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