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史记》全文及翻译 《史记》翻译注释

2021-12-22 天奇生活 【 字体:

  翻译: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以后,桓公让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被囚禁。于是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史记》全文及翻译

  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生活贫困。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多次作战,多次战败逃跑,但鲍叔不认为我胆小,知道我还有老母的缘故。公子纠失败,召忽为我而死,我被关在深牢中受屈辱,但鲍叔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不会为小节而羞,却会因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史记》全文及翻译

  原文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史记》全文及翻译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史记》全文及翻译 《史记》翻译注释

《史记》全文及翻译 《史记》翻译注释
翻译: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以后,桓公让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被囚禁。于是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竹书纪年全文及翻译 竹书纪年全文及翻译翻译是 古本竹书纪年全文及翻译是什么

竹书纪年全文及翻译 竹书纪年全文及翻译翻译是 古本竹书纪年全文及翻译是什么
竹书纪年全文及翻译:【原文】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丘。弱而能言,龙颜,有圣德,劾(hé)百神朝而使之。应龙攻蚩尤,战虎、豹、熊、罴(pí)四兽之力。以女魃(bá)止淫雨。天下既定,圣德光被,群瑞毕臻。有屈轶(yì)之草生于庭,佞人入朝,则草指之,是以佞人不敢进。

马王堆老子帛书全文及翻译 马王堆老子帛书全文及翻译

马王堆老子帛书全文及翻译 马王堆老子帛书全文及翻译
《马王堆老子帛书》翻译:上德之人不德其德,故正真有德。下德之人追求德,故实际上达不到德。上德之人顺其自然而无心作为。下德之人强调作为而无以能为。上仁之人勉力博施于人,但无私心意图。上义的人勉力施为,但常有私心目的,上礼的人勉力施为而得不到回应,于是就扬着胳膊使人强从。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通史 《史记》属于我国第一部什么体通史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通史 《史记》属于我国第一部什么体通史
《史记》是二十四史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是一部什么史书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通史

史记是一部什么史书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通史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区别 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区别是什么

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区别 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区别是什么
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区别:1、体例不同。2、作者不同。3、《史记》为正史,而《资治通鉴》不属于。4、写作手法不同。5、著作内容不同。《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