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是什么意思 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是指什么意思

2021-12-22 天奇生活 【 字体:

  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意思是闲逸潇洒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径去才能体会得到,更高层次隐逸生活是在都市繁华之中,在心灵净土独善其身,找到一份宁静。自古流传很广,有很多版本,如:“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等。

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是什么意思

  据民间传说,汉武帝时期,东方朔就曾自拟自己是大隐隐于朝的隐士,但缺乏准确文献记录。目前已知最早的文献记载则是晋代王康琚之《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

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是什么意思

  隐士的三种精神境界:一、看破人生的人才往往想过隐居的生活。与世无争,所以有人解甲归田。这是小隐。二、隐居在喧闹的市井中,视他人与嘈杂于不闻不见,从而得心境的宁静,这是中隐。

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是什么意思

  三、在朝为官,面对尘世的污浊、倾轧,勾心斗角却能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不与世争,不与世浊,悠然自得的生活,这才是归隐的最高境界,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隐士,所以谓之“大隐”。朝,指朝廷,这里引申为做官。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是什么意思 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是指什么意思

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是什么意思 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是指什么意思
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意思是闲逸潇洒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径去才能体会得到,更高层次隐逸生活是在都市繁华之中,在心灵净土独善其身,找到一份宁静。自古流传很广,有很多版本,如:“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等。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什么意思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讲的是什么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什么意思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讲的是什么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是:学业由勤奋而精通,由戏乐而荒废。德行由独立的深思熟虑而成功,由任意妄为而毁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什么意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什么意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处在安逸享乐中可以使人或国家消亡。该句出自《孟子》中《告子》下篇。孟子与告子都是战国时人,孟子持性善论,告子持不善不恶说,《告子》以两人的论辩开头,集中阐述了孟子关于人性、道德及其相关理论。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什么意思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什么意思呢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什么意思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什么意思呢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是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这句诗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原文为: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顺祝商祺是什么意思 特此函告顺祝商祺是什么意思

顺祝商祺是什么意思 特此函告顺祝商祺是什么意思
顺祝商祺是中国书信礼仪的问候祝福语,就是指在信将要写完的时候,在后面顺便祝愿你经商的时候吉祥如意。顺祝商祺中的“顺”是指顺便,“祝”是祝福,“商”是商业,生意,经商等,“祺”是吉祥如意,一般是用于平辈之间的商业往来信件的结束语。

古代知府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古代的知府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古代知府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古代的知府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古代知府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知府,官名,又称太守、府尊等,明代官制属于正四品,清代官制属于从四品,这一官职由“知”和“府”两个字连在一起得来的。而府在古代是一种介于省、县之间的行政机构。“知府”的本质意思就是“权知府事”,也是这种行政机构中的最高长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