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是什么

2022-01-04 天奇生活 【 字体: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

  第一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中间两个“不如”相连,表示了递进关系,一个比一个重要。这样提出论点,更显得观点鲜明。

  第二段,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于“地利”的重要。“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守;“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

  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第三段,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地利”与“人和”的轻重。“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本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

  但结果却“委而去之”,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据是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据是什么
1、商汤伐夏桀,夏桀失道寡助,商汤得道多助。商朝的汤讨伐夏朝的桀,夏朝的桀没有道义,没人帮助她,商朝的汤有道义,有很多人帮助他。2、周武王姬发伐商纣,商纣王失道寡助。周武王姬发讨伐商朝的纣时,商朝的纣没有道义,所以没有人帮他,而姬发恰恰相反。3、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失道寡助,陈胜和吴广得道多助。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没有道义,没人帮他,陈胜吴广有道义,有很多人帮他们。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是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是什么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点论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点论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背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背景介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背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背景介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背景是战争。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那个时候战争是激烈的,他主张“仁政”以统一天下。因此,在《孟子两章》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应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中,“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得人和”的结果就是“战必胜”。所以,本文的论点应该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事物变化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事物变化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事物变化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事物变化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事物变化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1、事物变化原因——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1)含义: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原因。事物的内部矛盾叫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外因。(2)关系:在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失道寡助的上一句是什么 失道寡助的意思是什么

失道寡助的上一句是什么  失道寡助的意思是什么
“失道寡助”的上一句是“得道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的意思是:广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会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