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翻译 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如何翻译

2022-01-05 天奇生活 【 字体:

  “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的意思是:读书即使读了三十车,也只能是千万分之一二。这句话出自明末清初史学家张岱的《琅嬛福地记》,这篇主要讲述了晋朝太康中年,一名叫张华的人在外游玩,偶遇了一个神秘的老头,领着他进了一个名叫“琅嬛福地”的山洞,洞中藏书千万,张华兴奋的看了好几天,但其在拜别老头后,却再也找不到了,原来藏书的山洞也变成了没有缝隙的石头。

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翻译

  《琅嬛福地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晋太康中,张茂先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书欲富。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暑篆,曰“琅嬛福地”。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全真、七瑛、丹书、秘籍。”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

  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桍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然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鹞前视伏羲,已是其叔李。海外多名郭,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市。

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翻译

  翻译:晋朝太康中年,张华担任建安从事,在洞山游览。顺着小溪进入深山,有一个老人枕着书躺在石板上,张华同他谈轮。张华看他头枕着的书,上面写的都是蝌蚪文,不能辨识,张华感到很诧异。老人问张华说:“您读了多少书?”张华说:“我没有读过的书都是近二十年内的新书,如果是二十年以前的书,我早就全部读完了。”老人微笑着,拉着张华的手臂走到石壁下,忽然出现一道门可以走进石壁,路径比较宽,到了一个精雅的屋舍,里边装了一万卷书。张华问老人说:“这是些什么书?”老人说:“这是世上的历史书。”又到了一个房间,里面收藏的书籍更加丰富。张华又问:“这里藏的什么书?”老人回答:“这是万国的历史书。”后又到了一个密封的房间,用坚固的锁锁着,有两只狗守在门前,门上印有大印,写着“琅嬛福地”四个字。张华问老人道:“这是什么地方?”老人说:“这里藏有玉京、全真、七瑛、丹书、秘籍。”老人指着两只狗说:“这就是痴龙,在这里守了两千年了。”

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翻译

  老人开门躬身揖请张华进屋,张华看见这里收藏的书,全都是秦汉以前以及海外诸国的事,很多都闻所未闻。比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桍杌》《春秋》等书籍,也全都在这里。张华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张华因此在这里停留了两三天才出来,对老人说:“以后我带着粮食再来拜访,观看全部书籍。”老人笑而不答,送张华出来。刚走出来,石门忽然自己关闭了。张华回头一看,只见杂草藤萝,缠绕着生长在石头上,石板上苔藓也是一整块,一点缝隙都没有。张华呆呆地注视着,朝着石板拜了两拜才离开。

  秦始皇烧掉了诸子百家的书籍,咸阳城中烈火正熊熊燃烧。这里却有保持完整的书籍,连一个字都没遗漏。上溯到书契之前,连结绳记事之时也有记载。(唐太宗)怀揣一只鹞子,连看伏羲都变成了叔李。海外有很多有名的城郭,它们多如牛毛就像九州里的一颗黑痣。读书即使读了三十车,也只能是千万分之一二。(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石彭和凫毛,它们所见的就如同小孩一样。想进去问问老人,可是却迷了路不能到达。回头看悬崖绝壁之间,只有疯长的滕蔓和薜荔。我懊悔遗憾,刚一出门就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即了。我坐着躺在这里十多年,也许这中间会开门。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翻译 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如何翻译

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翻译 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如何翻译
“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的意思是:读书即使读了三十车,也只能是千万分之一二。这句话出自明末清初史学家张岱的《琅嬛福地记》,这篇主要讲述了晋朝太康中年,一名叫张华的人在外游玩,偶遇了一个神秘的老头,领着他进了一个名叫“琅嬛福地”的山洞,洞中藏书千万,张华兴奋的看了好几天,但其在拜别老头后,却再也找不到了,原来藏书的山洞也变成了没有缝隙的石头。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原文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出自哪里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原文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出自哪里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原文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六计中的釜底抽薪属于什么计 釜底抽薪属于什么计

三十六计中的釜底抽薪属于什么计 釜底抽薪属于什么计
三十六计中的釜底抽薪属于混战计。《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起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三十而立什么意思 三十而立意思解释

三十而立什么意思 三十而立意思解释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三十而立”,意谓到了三十岁时,对任何事情要有自己的立意和见解,不能人云亦云。

一个月三十天的雅称 一个月三十天的雅称和古代别称是什么

一个月三十天的雅称 一个月三十天的雅称和古代别称是什么
一个月三十天的雅称:初一到初十为“朔”;十一日至二十日为“望”;二十一日至三十日为“念”。如:一个月的初七称为“朔七日”,十六日称为“望六日”,二十四日称为“念四日”。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即一轮“朔望月”。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原文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出处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原文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出处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出自春秋时期孔子所作的《论语·为政》,原文内容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