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刻舟求剑出自哪里,编者是谁 刻舟求剑出自哪本书作者是谁

2022-01-05 天奇生活 【 字体: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编者是吕不韦。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用来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

刻舟求剑出自哪里,编者是谁

  “刻舟求剑”的成语故事: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楚人一不小心,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滑落江中,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惜为时已晚,宝剑已经落入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

刻舟求剑出自哪里,编者是谁

  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个记号,并且对大家说:“这是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何要这样做,也不再去问他。

刻舟求剑出自哪里,编者是谁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楚人捞了半天,始终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宝剑不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吗?我还在这里刻上了记号,现在怎么会找不到呢?”听他这么一说,那些人纷纷大笑起来,说道:“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会随船移动,你又怎能找得到你的剑呢?”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刻舟求剑出自哪里,编者是谁 刻舟求剑出自哪本书作者是谁

刻舟求剑出自哪里,编者是谁 刻舟求剑出自哪本书作者是谁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编者是吕不韦。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用来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

刻舟求剑出自哪部古籍 刻舟求剑的寓言出自哪里

刻舟求剑出自哪部古籍 刻舟求剑的寓言出自哪里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是战国时期秦国政治家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又名《吕览》,全书以道家学说为主体,集合了法家、儒家、墨家等各家学说于一炉,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哪里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哪里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哪里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哪里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论语·里仁》,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德”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

爱意随风起出自哪里 爱意随风起出处

爱意随风起出自哪里 爱意随风起出处
爱意随风起出自哪里:出自宋朝孙应时的《阻风泊归舟游净众寺》:“愁边动寒角,夜久意难平”,现演变成一个网络流行语,多指不能释怀、放不下,不甘心的感觉,念念不忘却没有回响。常常被用于形容令人遗憾惋惜的cp,渐渐沦为了一个常见的“虐梗”。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是谁写的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自哪篇文章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是谁写的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自哪篇文章
韩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韩愈所作的《师说》,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所有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瓜田李下出自哪里 瓜田李下出自哪里呢

瓜田李下出自哪里 瓜田李下出自哪里呢
瓜田李下出自三国·曹植《君子行》。原句是:“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它是一个成语,含义通常指远离是非场合。译文:正人君子为了防止他人怀疑,不处于让人产生嫌疑的地方,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