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假诸人而后见也的而翻译 假诸人而后见也的而翻译大全

2022-01-06 天奇生活 【 字体:

  “假诸人而后见也”的意思是: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假诸人而后见也”句子出自明·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原文节选欣赏: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假诸人而后见也的而翻译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假诸人而后见也的而翻译

  翻译: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

假诸人而后见也的而翻译

  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假诸人而后见也的而翻译 假诸人而后见也的而翻译大全

假诸人而后见也的而翻译 假诸人而后见也的而翻译大全
“假诸人而后见也”的意思是: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假诸人而后见也”句子出自明·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原文节选欣赏: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潭西南而望的而翻译 潭西南而望的而的意思

潭西南而望的而翻译 潭西南而望的而的意思
潭西南而望的而翻译:表承接,来。潭西南而望翻译为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该句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小石潭记》,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岂独伶人也哉翻译 岂独伶人也哉译文

岂独伶人也哉翻译 岂独伶人也哉译文
翻译:难道仅仅是伶人的事吗?“岂独伶人也哉”出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创作《五代史伶官传序》,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

假海参和真海参的区别 假海参和真海参的区别是什么

假海参和真海参的区别 假海参和真海参的区别是什么
1、真的海参两端有开口,颜色呈深棕褐色或者黑色,色泽均匀,表面的突刺长度不均匀,泡发比例比较高。假的海参两端没有开口,表面的颜色呈乌黑色,表面突刺比较均匀,在水中浸泡后会出现脱刺和掉色的现象。2、翻开海参肚子,假海参肚子里面什么也没有,而真正的天然海参除了内脏,还有连接全身的海参筋。3、真海参闻起来无异味,而假海参是有异味的。

岂独伶人也哉翻译 岂独伶人也哉是什么意思

岂独伶人也哉翻译 岂独伶人也哉是什么意思
“岂独伶人也哉”翻译:哪里仅仅是伶人导致的呢?。伶人:指演艺人。岂:哪,表示反问。也:语气助词,无实意。哉:语气助词,相当于“吗”、“呢”。原句选自《伶官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是《新五代史》中的一篇合传,记载伶人(古代音乐工作者和演员的称号)景修、史彦琼、郭门高等人的事迹。

姜子牙大封诸神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段时期的历史 姜子牙是什么人

姜子牙大封诸神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段时期的历史 姜子牙是什么人
姜子牙大封诸神的故事讲的是我国古代西周时期的故事。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历史上著名的是牧野之战,由姜子牙担任军师,这次战役打败了商朝军队,最后商纣王自杀而死。姜子牙是古典名著《封神演义》主角,姜子牙的故事还出现在电视剧《封神榜》,该剧主要讲了西周的建立,以及西周灭商的故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