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的意思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什么意思

2022-03-03 天奇生活 【 字体: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的意思是:所以君子总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该句出自《孟子·离娄》,原文为: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的意思

  扩展资料:

  一、缘故[yuán gù]

  原因。

  二、故意[gùyì]

  1、有意;存心。

  2、刑法上指犯罪行为人对于他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和结果的心理态度。

  3、民法上指过错的一种形式。即义务人明知其行为将侵害他人的权利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应负赔偿的责任。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的意思

  三、故人[gùrén]

  1、旧友;老朋友。

  2、旧妻。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的意思

  四、掌故[zhǎng gù]

  关于历史上的典章制度、人物事迹等的传说或故事。

  五、变故[biàn gù]

  意外发生的事情;灾难。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的意思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什么意思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的意思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什么意思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的意思是:所以君子总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该句出自《孟子·离娄》,原文为: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故逐与之行的故的意思 故逐与之行的故是啥意思

故逐与之行的故的意思 故逐与之行的故是啥意思
“故遂与之行”的“故”是所以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所以就跟它(狐狸)一起去了。这句话出自《《战国策狐假虎威》,讲的是狐狸假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的故事。后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在句中主要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其母之也的意思是什么 其母之也是什么意思

其母之也的意思是什么 其母之也是什么意思
其母之也的意思是“他妈的”,是一句脏话,也叫启功的“国骂”。传说有一位叫启功的教授,书法特别好,求字的人络绎不绝,在家中或外地都天天没完没了地写。常常在焦虑无奈愤懑之际时,来一句文言国骂—“其母之也!”也就是白话“他妈的”。

其涸也可立而待也翻译 其涸也可立而待也翻译大全

其涸也可立而待也翻译 其涸也可立而待也翻译大全
“其涸也可立而待也”的意思是:但是它干涸的时间很短暂。“其涸也可立而待也”的原句是: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意思是:如果没有本源,就像五六月时的雨水,一时也能注满沟渠;但是它干涸的时间很短暂。“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句子出自先秦诸子的《诸子喻山水》。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什么意思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下一句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什么意思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下一句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的意思:美丽贤淑的女子,梦中醒来难忘怀。该句出自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周南·关雎》,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全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章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翻译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什么意思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翻译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什么意思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翻译:君子厌恶那些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偏要找借口来为之辩解的做法。该句出自孔子及弟子的《季氏将伐颛臾》,此文记述了孔子和冉有的一场对话,明确表达孔子反对武力征伐,主张“仁者爱人”的思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