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公将鼓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曹刿论战公将鼓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2022-04-09 天奇生活 【 字体:

  公将鼓之的之是什么意思:之:音节助词,无实意。公将鼓之: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曹刿论战》,原文选段: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公将鼓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译文: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

  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公将鼓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创作背景: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

   《曹刿论战》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684年鲁国与齐国的一场战争。春秋时期,齐鲁两国都在现在的山东境内(齐都临淄,鲁都曲阜),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公元前682年,鲁桓公出访齐国,被齐襄公暗杀。鲁桓公死,他的儿子庄公继位。由于齐襄公无道,他的弟弟小白预知齐国将有叛乱,便和鲍叔牙跑往莒国(现山东莒县)寄身。鲁庄公八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管仲、召忽辅佐公子纠逃往鲁国。鲁庄公九年,齐国大夫雍廪杀死公孙无知。这时,齐国无君,鲁庄公欲送公子纠回国为齐君,但齐襄公的弟弟小白先入齐即了君位,是为桓公。桓公因为鲁国欲纳公子纠的事,怀恨在心,在桓公即位第二年,就是公元前684年,率军攻打鲁国,进行报复。这就是《曹刿论战》所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麻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麻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

公将鼓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文章主旨:

  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公将鼓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曹刿论战公将鼓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公将鼓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曹刿论战公将鼓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公将鼓之的之是什么意思:之:音节助词,无实意。公将鼓之: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曹刿论战》,原文选段: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什么意思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下一句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什么意思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下一句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的意思:美丽贤淑的女子,梦中醒来难忘怀。该句出自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周南·关雎》,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全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章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山北之塞的之什么意思 山北之塞的之是什么意思

山北之塞的之什么意思 山北之塞的之是什么意思
“山北之塞”的“之”的意思是:的。“山北之塞”的意思是:山北的阻塞。“山北之塞”出自文言文《愚公移山》,原文为: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进出都要绕道。

师道之不复中的之什么意思 师道之不复中的之意思

师道之不复中的之什么意思 师道之不复中的之意思
之的意思:1、取消句子独立性。2、的。整句的意思: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该句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师说》,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

渔人甚异之的之什么意思 渔人甚异之出处

渔人甚异之的之什么意思 渔人甚异之出处
“渔人甚异之”的“之”是代词,指见到的景象。“渔人甚异之”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什么意思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什么意思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什么意思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什么意思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意思是无论生死我们都要在一起,这是我们当初早已说好的约定。诗句出自《邶风·击鼓》,此诗描写主人公被迫从军南征,调停陈、宋两国关系,长期不得归家而怀念家乡亲人,诗从体现战争气氛的鼓声写起,渲染出一幅兵荒马乱的情景,表达了主人公怨怼而又无奈的心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