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三余读书文言文及翻译 “三余”读书文言文翻译

2022-04-09 天奇生活 【 字体:

  三余读书文言文及翻译:董遇,字季直,性格木讷但好学。兴平年间,关中李傕等人作乱,他与哥哥季中便投奔到段煨将军处。他们经常上山打柴背回卖钱(来维持生活),每次上山打柴时董遇都带着书,有空闲就拿出书诵读,哥哥嘲笑他,但董遇没有改正。

三余读书文言文及翻译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为它作了注释;对《左氏传》也下过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了《朱墨别异》。有个跟着董遇学习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很多遍。”董遇的意思是:“读书多读几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多余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的多余时间,下雨的日子是平时的多余时间。”

  有个跟着董遇学习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很多遍。”董遇的意思是:“读书多读几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是平时的多余时间。”

三余读书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出自三国鱼纂《魏略·儒宗传·董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意自见。”从学者云:“苦于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三余读书文言文及翻译

  扩展资料

  一、人物简介

  董遇,字季直。汉末三国魏国人物。董季中(字季中,名不详)之弟,魏国著名儒宗。其人不见《三国志》记载,仅见于鱼豢《魏略》。

  二、作者简介

  鱼豢(生卒年待考),长鱼氏,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三国时期曹魏国郎中、著名史学家。

  《魏略》,是鱼豢私自撰著的,一般皆说其记事止于魏明帝。但据《三国志·三少帝纪》注引《魏略》记有嘉平六年(公元254年)农历9月司马师废齐王曹芳及郭太后议立高贵乡公事甚详,则知《魏略》记事非只止于明帝,而是止于三少帝时。

  鱼豢是陕西关中人,源出春秋姬姓晋国长鱼矫氏族,所以对西戎故地即西北的风土人情多有叙述,因此在《三国志·东夷传》中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传》,不仅能补诸多陈书之缺,而且史料价值也极为珍贵,被历代史家称誉为:“殊方记载,最为翔实”。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三余读书文言文及翻译 “三余”读书文言文翻译

三余读书文言文及翻译 “三余”读书文言文翻译
三余读书文言文及翻译:董遇,字季直,性格木讷但好学。兴平年间,关中李傕等人作乱,他与哥哥季中便投奔到段煨将军处。他们经常上山打柴背回卖钱(来维持生活),每次上山打柴时董遇都带着书,有空闲就拿出书诵读,哥哥嘲笑他,但董遇没有改正。

董遇谈三余勤读文言文翻译 董遇谈三余勤读文言文翻译详细

董遇谈三余勤读文言文翻译 董遇谈三余勤读文言文翻译详细
《董遇谈三余勤读》翻译:有个想向董遇请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道:“你必须在这之前先读通百遍。”意思是:“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而然的就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奈何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道:“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一年四季都有余。”

墨君堂记文言文及翻译 墨君堂记的原文和翻译

墨君堂记文言文及翻译 墨君堂记的原文和翻译
《墨君堂记》翻译:大凡人们之间的称呼,地位尊贵的就称他为公,品行贤德的就称他为君,再往下的人就称为尔、汝了。有些公卿尽管地位尊贵,但天下人对他们只是表面敬畏,心里并不敬佩,因此当面称他们为君为公,背地里称他们为尔为汝大有人在。只有王子猷称竹为君,天下人都跟着称为君而没有异议。如今文与可又能用墨来画出竹君的形态,建造堂室来安置此君,又请我写文章来歌颂竹君的品德,看得出文与可对于竹君,是何等偏爱了。

古人谈读书一的翻译 古人谈读书的翻译简短

古人谈读书一的翻译 古人谈读书的翻译简短
《古人谈读书》翻译: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

古人谈读书其一的翻译全部 古人谈读书其一翻译全部

古人谈读书其一的翻译全部 古人谈读书其一翻译全部
古人谈读书其一的翻译是聪敏勤勉又爱好学习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疲倦。《古人谈读书》是从《训学斋规》、《论语》、《曾文正公全集》文献中总结古人读书的方法。

促织文言文逐字翻译 促织的文言文逐字翻译

促织文言文逐字翻译 促织的文言文逐字翻译
促织文言文逐字翻译:在明朝宣德年间,皇室爱好斗蟋蟀的游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蟋蟀。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县官又把供应的差事派给各乡的里正。于是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