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山居秋暝朗读节奏划分 《山居秋暝》朗读节奏

2022-04-20 天奇生活 【 字体:

  山居秋暝朗读节奏划分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山居秋暝朗读节奏划分

  翻译: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山居秋暝朗读节奏划分

  诗中有色彩之美,诗人善于用色彩渲染意境,他喜欢用青、绿、白诸色创造恬静的意境,给人淡雅,清新的美感。此诗中的月、松、竹、荷、山石的主色是绿和白,整幅画的青绿色的基调配得十分和谐、素雅,符合诗人隐居的心境。

  另外,诗人对于动静描写的运用也很成功,自然界和人的活动既有动态,也有静景,诗人以动写静,把整个诗的境界反衬得更为幽静。

山居秋暝朗读节奏划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山居秋暝朗读节奏划分 《山居秋暝》朗读节奏

山居秋暝朗读节奏划分 《山居秋暝》朗读节奏
山居秋暝朗读节奏划分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电视剧母亲中小秋和红兵结局 电视剧母亲中小秋和红兵结局怎样

电视剧母亲中小秋和红兵结局  电视剧母亲中小秋和红兵结局怎样
电视剧母亲中小秋和红兵结局并没有在一起,小秋从美国回来后已是肝癌晚期。红兵守在病床前对小秋说:小秋姐,你还记得吗,一个男孩说过十年要来娶你,这让小秋非常的欣慰,观众也被其情感细节打动。

天凉好个秋下一句幽默 天凉好个秋下一句

天凉好个秋下一句幽默 天凉好个秋下一句
“天凉好个秋”接幽默的下一句:1、天凉好个秋,人闲过一夏。2、天凉好个秋, 环球斗不休。3、天凉好个秋, 风清不知愁。4、天凉好个秋,夏天热个球。5、天凉好个秋,心情特别凉。

秋葵要焯水吗 凉拌秋葵的做法

秋葵要焯水吗 凉拌秋葵的做法
秋葵需要焯水再吃,秋葵虽然可以生吃,但秋葵内部有许多黏液,吃起来带有苦涩味,所以口感不佳。秋葵又叫咖啡黄葵,是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秋葵焯水之前,可用温盐水浸泡15分钟,这样能将秋葵表面的杂质残留去除。

秋刀鱼是鲅鱼吗 秋刀鱼是什么鱼

秋刀鱼是鲅鱼吗 秋刀鱼是什么鱼
秋刀鱼并不是鲅鱼,他们两个是不同的品种,只是在体型上有些相似,秋刀鱼因为体型像刀,所以说取名为秋刀鱼。秋刀鱼是颌针鱼目,竹刀鱼科,秋刀鱼属的唯一一种,也是重要的食用鱼类之一。鲅鱼一般指蓝点马鲛。 蓝点马鲛是鲭科、鲅鱼下的一种鱼类。

喀秋莎的背景故事 喀秋莎有什么背景故事

喀秋莎的背景故事 喀秋莎有什么背景故事
喀秋莎这首歌曲诞生的背景就是1938年的“张鼓峰事件”。1938年,张鼓峰事件发生时,正值珲春地区的夏秋季节,苏联诗人伊萨科夫斯基就是从这得到了创作的灵感,写出了诗歌《喀秋莎》。苏联著名作曲家勃兰切尔把它谱成了歌曲,迅速唱遍了苏联,在苏维埃共和国联盟中顿时掀起了一次爱国主义的热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