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殴宦文言文翻译 农夫殴宦的文言文翻译
2022-06-17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农夫殴宦文言文翻译:曾经有个农民用驴驮了木柴到城里去卖,遇到太监,称是宫中所设的市肆要拿。只给他几尺绢,又要索取门户税,仍然强要用驴送到宫内。农民哭泣起来,把所有得到的绢给了太监,不肯接受。(太监)说:“我必须要用你的驴把柴送进去。”农民说:“我有父母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到钱后才有饭吃。现在我把我的木柴给你,不拿钱币回去,你若还不愿意,我只有一死而已了!”于是殴打太监。
街使的属吏捉住他上报,德宗颁诏将宦官废免,赐给农夫十匹绢。然而,宫市并不因此而改变,谏官与御史们屡次规谏,德宗都不肯听从。建封朝见德宗,详细(向德宗)进言这件事,德宗非常赞许并采纳;(德宗)向户部侍郎判度支苏弁询问这件事,苏弁迎合太监的意思,回答说:“京城有几万游手好闲的人,没有固定的职业,依靠王宫中所设的市肆取得其物以供所用。”德宗相信了他的话,所以就不听所有劝改宫市的人(说的话)了。
《农夫殴宦》原文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街吏擒以闻,诏黜宦者,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官御史数谏,不听。建封入朝,具奏之,上颇嘉纳;以问户部侍郎判度支苏弁,弁希宦者意,对曰:“京师游手万家,无土著生业,仰宫市取给。”上信之,故凡言宫市者皆不听。
《农夫殴宦》注释
1、尝: 曾经。
2、负: 背;驮。
3、宦者:太监,公公。
4、宫市:王宫中所设的市肆。中唐以后,皇帝直接掠夺百姓财物,只给少量钱财或直接掠夺的最无赖、最残酷的方法。
5、才: 仅仅,只。
6、与: 给。
7、索: 索要,索取。
8、门户:指“门户”税。
9、仍: 还。
10、邀: 强要。
11、内:宫内
12、以: 用。
13、之:指代宦者。
14、妻子:妻子和孩子。
15、至:到。
16、涕: 眼泪。
17、付: 还。
18、有: 只有。
19、直: 通“值”,价钱。
20、尚: 还。
21、而已:罢了。
22、有:只有。
23、遂: 于是,就。
24、殴:打。
《农夫殴宦》赏析
《农夫殴宦》是唐代韩愈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本文中的农夫却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在被逼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奋起反抗,怒殴宦者。农夫长期被压迫内心积压的愤恨都发泄了出来。这也是因为统治者长期压迫人民导致的结果。所以换个角度,这篇文章也暗示统治者不可过分压迫人民。
这篇文言文通过对卖柴老翁的遭遇的描写揭露了“宫市”的弊端,以及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迫害,使得老百姓生活困苦。在反映古代时宦者(太监及其爪牙)对贫苦农民百姓的收费的贪婪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于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农夫殴宦》创作背景
唐代的“宫市”始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初名“内中市买”,后改称“宫市使”,负责宫廷采买事宜。历经肃宗、代宗到德宗朝,权力逐渐转入内廷宦官手中。唐德宗初登大位时尚知节俭,晚年却越来越贪婪奢靡,“宫市”也折腾到了民不堪命的程度。
据韩愈《顺宗实录》记载,德宗末年连宫市文书也不用了,“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并要闹坊”,“白望”这名号起得够形象,只要被“望”上的货物,就以宫市的名义掠走,只付大约十分之一的货值,还要另索货物进宫的“门包”和脚钱。这些恶棍的身份真假莫辨,卖货的百姓常常空手而归,“名为宫市,而实夺之”。
参考资料:
《农夫殴宦》原文、译文与练习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农夫殴宦文言文翻译 农夫殴宦的文言文翻译


夸父追日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译 夸父追日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译大全


书戴嵩画牛文言文翻译 书戴嵩画牛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卖蒜老叟文言文翻译 卖蒜老叟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毛遂自荐文言文翻译 毛遂自荐文言文的翻译


颜渊问仁文言文翻译 颜渊问仁文言文的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