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虫治虫文言文翻译 以虫治虫文言文的翻译
2022-06-20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以虫治虫文言文翻译: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出现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忽然有一种昆虫出现了,样子长得像泥土里的"狗蝎",它们的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遮蔽了大地;这种虫遇上子方虫,就用钳子和它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庄稼大丰收。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以虫治虫》原文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以虫治虫》注释
1、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
2、庆州:宋代州名,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庆阳、合水、华池诸县。
3、生:动词,产生,出现。
4、子方虫:也作“虸蚄虫”今称黏虫,危害麦类、玉米、高粱、水稻等多种作物。
5、方:将要。
6、为:成为。
7、之:的。
8、害:危害(作动词用)。
9、一虫:一种昆虫。
10、狗蝎(gǒu xiē):学名蠼螋(qú sǒu),属于革翅目的昆虫,口器咀嚼式,有强大铗状尾须一对,能夹人、物,杂食性或肉食性。
11、其:代词,它们的。
12、喙(huì):本是鸟兽的嘴,此处指虫子的嘴。
13、蔽(bì):遮蔽。
14、则:连词表顺接,相当于“就”。
15、以:用。
16、钳(qián):指长在昆虫嘴上的钳状物。
17、搏:搏斗。
18、之:代词,代指子方虫。
19、悉:全,都,例如,《出师表》中“悉以咨之”。
20、为: 成为。
《以虫治虫》赏析
《以虫治虫》选自《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文章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符合大自然的规律。
《以虫治虫》创作背景
《以虫治虫》出自《梦溪笔谈》,《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以虫治虫》作者介绍
沈括(公元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1岁时南迁至福建的武夷山、建阳一带,后隐居于福建的尤溪一带。仁宗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进士。神宗时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
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提举司天监,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出使辽国,驳斥辽的争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元丰五年(1082年)以宋军于永乐城之战中为西夏所败,连累被贬。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以虫治虫文言文翻译 以虫治虫文言文的翻译


鼠技虎名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虎名而鼠技文言文翻译


独坐轩记文言文翻译 独坐轩记的文言文翻译


各取所长文言文翻译 各取所长的翻译


贞观君臣论治节选翻译 贞观君臣论治节选翻译是什么


晋假道于虞文言文翻译 晋献公欲伐虞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