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一人虽听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一人虽听之中之的意思

2022-07-14 天奇生活 【 字体:

  之的意思:指奕秋的教导。整句的意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该句出自《孟子·告子上》中的一篇文言文《弈秋》,该文说明了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否则什么也学不会的道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

一人虽听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弈秋》原文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弈秋》注释

  1、孟子,名轲,字子舆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

  2、无或:不值得奇怪。或:同“惑”,奇怪。

  3、易生:容易生长。

  4、暴(pù):同“曝”,晒。

  5、罕:少。

  6、如……何:对……怎么样。

  7、弈:围棋。

  8、数:技术,技巧。

  9、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被人们称为弈秋。

  10、通:整个,全部。

  11、之:的。

  12、善:善于,擅长做…的人。

  13、使:假使。

  14、诲:教导。

  15、以为:认为,觉得。

  16、鸿鹄(hú):天鹅。

  17、将至:将要到来。

  18、思:想。

  19、援:拿起。

  20、缴(zhuó):系在箭上的丝绳,这里只带有丝绳的箭,射出后可以将箭收回。

  《弈秋》译文

  孟子说:“对于君王的不聪明,不必奇怪。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东西,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没有能生长的。我见君王的次数很少,我一离开他,那些给他泼冷水的人马上又围上去了,这样,我对他刚有的那点善心的萌芽又能怎么样呢?好比下棋,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就学不到手。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一人虽听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弈秋》赏析

  文章第一句是一层意思,指出弈秋这个人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这句话为下文做了铺垫,因为“名师出高徒”,他的学生肯定都是高手,而且一定是高手如云。

  第二层(第二、三句)却出现了一种不和谐的现象:弈秋教的两个学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把弈秋所教的话完全记在心里;另一个虽然在听,心里却在想着也许就有天鹅飞来,想着要拿起弓和带丝绳的箭去把它射下来。结果虽然一同学习,后一个比前一个却是远远比不上了。

  第三层(最后两句)是自问自答:是不是后一个比不上前一个聪明呢?我可以说:完全不是。联系第二层可知,后一个只因为他不肯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落后的啊!只有四句话,却层次分明地讲明白了不专心致志便学不好本领的道理,告诉我们,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的差异。

  《弈秋》创作背景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

  《弈秋》作者介绍

  孟子,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一人虽听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一人虽听之中之的意思

一人虽听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一人虽听之中之的意思
之的意思:指奕秋的教导。整句的意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该句出自《孟子·告子上》中的一篇文言文《弈秋》,该文说明了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否则什么也学不会的道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

会者定离一期一祈什么意思 会者定离一期一祈什么意思解释

会者定离一期一祈什么意思 会者定离一期一祈什么意思解释
“会者定离,一期一祈”意思是指经常会面的人必有离散之时。意思是说世事无常,没有不散的宴席。这两句话总的来说,就是说世事无常,当珍惜遇见的人,把和每个人相遇,当作一生只有一次的缘分。“一期一祈”是日本话,也叫“一期一会”,是通过一系列的茶道活动,包括水、饭、谈、茶四大步,最后完成时使亭主和主客、从客静心清志。

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什么意思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什么意思

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什么意思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什么意思
释义:不应过分的看轻自己,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1、出自两汉诸葛亮的《出师表/前出师表》。2、原文: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3、释义:陛下你实在应该广泛的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过分的看轻自己,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什么意思 谁写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什么意思 谁写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意思: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曹操的《龟虽寿》。

念天地之悠悠的悠悠什么意思 念天地之悠悠出自

念天地之悠悠的悠悠什么意思 念天地之悠悠出自
悠悠的意思: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念天地之悠悠”出自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诗作《登幽州台歌》。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的两个之分别是什么意思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的两个之意思分别是什么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的两个之分别是什么意思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的两个之意思分别是什么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的两个之都是代词,指的是前文中努力专心学习的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出自《学奕》,通过弈秋教两个人下棋的事,表达了“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要三心二意”的道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