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奈其士众何翻译《武王克殷》原文
2022-08-06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将奈其士众何翻译:对商朝的士众怎么处置。此句出于《武王克殷》,是西汉刘向《说苑》里的一篇文章。讲了武王攻克商朝后,商量如何处置原商朝百姓的办法。太公想要将百姓全部都杀死,邵公则想要把没有罪的人留下,周公只想要把商王处死。由此可见,周公的办法是最好的,使用这个想法足以能让天下平定不会再产生祸乱。
《武王克殷》原文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恶其人者,恶其余胥(余胥,墙角)。咸刈厥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贵族有过,在纣一人。”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武王克殷》翻译
周武王攻下了殷都,召见太公问道:怎样处置殷都的士卒百姓呢?太公回答说:听说,爱那个人,同时爱那个人屋顶上的乌鸦;憎恨那个人,同时憎恨那个人的墙壁。把那些敌人全部杀掉,一个不留,怎么样?武王说:不行太公退出,邵公进见,武王说:对百姓怎么处置呢?邵公回答说:把有罪的人杀掉,让没有罪的人活命。怎样?武王说:不行,邵公退出,周公进见,武王说:对百姓怎么处置呢?周公说:让百姓各人住着原来的房屋,耕种原来的土地,不改变百姓以往的习惯,亲近、信任有仁德的人,百姓有过错,全在纣王一人身上。武王赞叹说:看的远大啊,(这样做足以)平定天下啊!凡是能够爱护民众和有德行的人,是因为有仁德之心。
《武王克殷》注释
1、武王:周武王,姓姬,名发,西周王朝的建立者。
2、克殷:攻下殷都。克,攻下。殷,商朝的都城。
3、太公:姜太公,姓姜,名望,字子牙,又名吕尚。西周初年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
4、奈其士众何:对他的士众怎么处置。奈何,怎么办,怎么处置。
5、乌:即乌鸦。
6、恶:僧恨。
7、余胥:墙壁。
8、厥:其,代词。
9、靡:无,不。
10、邵公:又作召公,武王之弟,因封地在召,故称为召公。
11、为之:对他们。为,对。之,指士众。
12、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武王之弟,名旦,因封地在周,故称为周公。惟仁是亲:亲近有道德的。
13、惟(唯)是,宾语前置的格式。
14、予一人:即天子,此指殷纣王。
15、君子:有道者。
《武王克殷》作品鉴赏
作品取材广泛,采获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所以,给人们探讨历史提供了许多便利之处。书中记载的史事,有的可与现存典籍互相印证。
《武王克殷》创作背景
《说苑》是一部颇具故事性的古代杂著的类编,是刘向根据皇家所藏和民间流行的书籍资料加以选择、整理而成的。《武王克殷》就是其中一篇,根据民间故事整理而成,具有一定的故事性,通过故事阐明道理。
《武王克殷》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中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将奈其士众何翻译《武王克殷》原文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翻译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的意思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翻译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翻译


愿以奇兵从间道取其城翻译 若兵来则出奇兵及翻译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翻译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意思是


何润东燕十三电影叫什么 何润东燕十三出自哪部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