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捕蛇者说原文及翻译 捕蛇者说翻译

2022-10-23 天奇生活 【 字体:

  原文: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捕蛇者说原文及翻译

  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译文: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它)黑色的质地白色的花纹,如果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蛇咬了人,没有能够抵挡蛇毒的办法。然而捉到后晾干把它用来作成药饵,可以用来治愈麻疯、手脚拳曲、脖肿、恶疮,去除坏死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起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这种蛇两次,招募能够捕捉这种蛇的人,(允许用蛇)抵他的税收。永州的人都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有个姓蒋的人家,享有这种(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已经三代了。我问他,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情上。现在我继承祖业干这差事也已十二年了,险些丧命也有好几次了。”

  他说这番话时,脸上好像很忧伤的样子。我很同情他,就说:“你怨恨这差事吗?我将要告诉管理政事的人,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蒋氏(听了),更加悲伤,满眼含泪地说说:“您是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然而我干这差事的不幸,还比不上恢复我缴纳赋税的不幸那么厉害呀。(假使)从前我不当这个差,那我就早已困苦不堪了。自从我家三代住到这个地方,累计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可乡邻们的生活一天天地窘迫,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都拿去,把他们家里的收入也尽数拿去(交租税仍不够),只得号啕痛哭辗转逃亡,又饥又渴倒在地上,(一路上)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着带毒的疫气,一个接一个死去,常死人互相压着。从前和我祖父同住在这里的,现在十户当中剩不下一户了;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两三户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四五户了。那些人家不是死了就是迁走了。可是我却由于捕蛇这个差事才活了下来。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乡,到处吵嚷叫嚣,到处骚扰,那种喧闹叫嚷着惊扰乡民的气势,(不要说人)即使鸡狗也不能够安宁啊!我就小心翼翼地起来,看看我的瓦罐,我的蛇还在,就放心地躺下了。我小心地喂养蛇,到规定的日子把它献上去。回家后有滋有味地吃着田地里出产的东西,来度过我的余年。估计一年当中冒死的情况只是两次,其余时间我都可以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哪像我的乡邻们那样天天都有死亡的威胁呢!现在我即使死在这差事上,与我的乡邻相比,我已经死在(他们)后面了,又怎么敢怨恨(捕蛇这件事)呢?”

  我听了(蒋氏的诉说)越听越悲伤。孔子说:“严苛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凶猛啊!”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还真是可信的。唉!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谁知道苛捐杂税的毒害比这种毒蛇的毒害更厉害呢!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以期待那些朝廷派出的用来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捕蛇者说注释

  1、永州: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湘江经西向东穿越零祁盆地(永祁盆地),潇水由南至北纵贯全境;两水汇于永州市区(零冷城区)。

  2、之:结构助词,可解释为“的”。

  3、野:郊外。

  4、产:出产。

  5、异:奇特的。

  6、黑质而白章:黑色的身体,白色的花纹。质:质地,底子,东西的本体,在这里指蛇的身体。章,花纹。

  7、触:碰。

  8、尽:全。

  9、以:假设连词,如果。啮(niè):用牙咬。

  10、御:抵挡。

  11、之:指被毒蛇咬后的伤毒。

  12、然:然而,但是。

  13、得而腊(xī)之:抓到并把它的肉晾干。得,抓住。而,表顺接。之,它,代永州的异蛇。腊:干肉,这里作动词用,指把蛇肉晾干。

  14、以为饵:以,用来。为,作为。饵,糕饼,这里指药饵,即药引子。

  15、可以:可以用来。可,可以。以,用来。

捕蛇者说原文及翻译

  16、已:止,治愈。大风:麻风病。挛踠(luánwǎn):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瘘(lòu):脖子肿。疠(lì):毒疮、恶疮。

  17、去死肌:去除腐肉。去,去除。死肌,死肉,腐肉。

  18、三虫:泛指人体内的寄生虫。

  19、其始:其,助词,不译。始:刚开始。

  20、太医以王命聚之:以,用。命:命令。聚,征集。之:这种蛇,指永州异蛇。

  21、岁赋其二:岁,每年。赋,征收、敛取。其,这种蛇,指永州异蛇。二,两次

  22、募:招收。

  23、者:……的人。

  24、当其租入:(允许用蛇)抵他的税赋。当,抵充。

  25、奔走:指忙着做某件事。

  26、焉:兼词,于之,在捕蛇这件事上。也可理解为语气词兼代词。

  27、专其利:独占这种(捕蛇而不用交税的)好处。

  28、则:却。

  29、死于是:死在(捕蛇)这件事上。是,代词,这件事。

  30、今:现在。

  31、嗣:继承。

  32、为之:做捕蛇这件事。

  33、几(jī):几乎,差点儿。。

  34、几死者:几乎死掉的情况。

  35、数(shuò):屡次,多次。

  36、言之:之,音节助词,无实义。

  37、貌若甚戚者:表情好像非常悲伤的样子。戚,悲伤。

  38、余悲之:我同情他。

  39、且:并且。

  40、若毒之乎:你怨恨(捕蛇)这件事吗。

  41、将:打算。

  42、于:向。

  43、莅事者:管理政事的人,指地方官。

  44、更(gēng)若役:更换你的差事。役:给官府做劳力。

  45、复:恢复。赋:赋税。

  46、则何如:那么怎么样。何如,即“如何”。

  47、大:非常。

  48、汪然:满眼含泪的样子。

  49、涕:眼泪。

  50、生:使……活下去。之,代词,我。

  51、斯:此,这。

  52、若:比得上。

  53、甚:那么。

  54、向:从前,这里有假使的意思。

  55、为:做。

  56、病:困苦不堪。

  57、自:自从。

  58、居:居住。

  59、积于今:算到现在。积,一年一年累积起来。

  60、生:生活。

  61、日:一天天。

  62、蹙(cù):窘迫。

  63、殚(dān):尽,竭尽。

  64、竭:尽。

  65、庐:简陋的房屋。

  66、徙:迁移。

  67、顿踣(bó):(劳累地)跌倒在地上。

  68、犯:冒。

  69、疠:这里指疫气。

  70、藉(jiè):枕、垫。死者相藉,形容尸体互相压着。

  71、曩(nǎng):从前。

  72、其室:他们的家。

  73、非…则…:不是…就是…。尔:用于句尾,表示限制的语气。

  74、嚣:叫喊。

  75、隳(huī)突:骚扰。

  76、骇:使人害怕。

  77、虽:即使。

  78、恂恂(xúnxún):小心谨慎的样子;提心吊胆的样子。

  79、缶(fǒu):瓦罐。

  80、弛然:放心的样子。

  81、食(sì):喂养、饲养。之:指代蛇。

  82、时:到(规定献蛇的)时候。

  83、退:回来。

  84、甘:有味地。

  85、有:生产出来的东西。

  86、齿:年龄。

  87、盖:用于句首,带有估计的语气。

  88、犯:冒着。

  89、熙熙:快乐的样子。

  90、旦旦:天天。

  91、是:这,指冒死亡的危险。哉:语气助词,表感叹语气。

  92、耶: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93、苛:苛刻。

  94、于:比。

  95、乎:相当“于”,对。

  96、故:所以。

  97、以:用来。

  98、俟(sì):等待。

  99、人风:即民风。唐代为了避李世民的讳,用“人”字代“民”字。

  捕蛇者说作者简介

  《捕蛇者说》,出自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散文名篇。文本抓住蛇毒与苛政之毒的联系,巧用对比,通过捕蛇者与毒蛇之毒来衬托赋税之毒,突出了社会的黑暗。文章笔锋犀利,文情并茂,堪称散文中的杰作。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颂。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捕蛇者说原文及翻译 捕蛇者说翻译

捕蛇者说原文及翻译 捕蛇者说翻译
原文: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翻译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翻译赋敛的意思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翻译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翻译赋敛的意思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意思是:谁知道苛捐杂税的毒害比这种毒蛇的毒害更厉害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唐时永州的人以捕蛇为主业养家糊口,但作者通过民间访查才得知:永州的人之所以捕蛇,是因为税负太重的原因。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原文及翻译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原文和翻译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原文及翻译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原文和翻译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观别者翻译及赏析 观别者的翻译及赏析

观别者翻译及赏析 观别者的翻译及赏析
观别者翻译:排列在青青杨柳的路上,正在送别远去的亲人。是爱子宦游要去燕赵,高堂上还有他年迈的双亲。不离家无法把双亲奉养,离家去又新忧殷殷。情意恳切地把兄弟嘱咐,恋恋不舍地面对相送的乡邻。都门祖帐中饮过了饯行酒,从此就告别了亲属和友人。洒泪去追赶前面的同伴,怀着悲伤启动远行的车轮。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所看见的一个离别的场景,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苦闷与无奈之情。全诗描写游子依依惜别的情景,句句伤情。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 虽有嘉肴的原文及翻译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 虽有嘉肴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翻译为: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

赠从弟原文及翻译其二 赠从弟原文

赠从弟原文及翻译其二 赠从弟原文
原文: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翻译:高山上耸立着挺拔的松树,顶着山间呼啸而过的狂风。风声多么的猛烈,但是松树却很刚劲屹立不摇。任由它满天冰霜是多么的凛冽严酷,松树的腰杆终还是年端端正正的。难道是因为松树不畏惧严寒吗?不,是因为松树有着耐寒的本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