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望洞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022-12-14 天奇生活 【 字体:

  《望洞庭》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望洞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原文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翻译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望洞庭》注释

  1、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交相辉映。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此句意思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4、山水翠:一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5、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望洞庭》赏析

  此诗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

  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望洞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创作背景

  《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

  《望洞庭》作者介绍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该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渡,对于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取得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使此诗实际上成为山水杰作。

望洞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咏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咏雪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咏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咏雪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咏雪》是通过记录生活中的事情来反映生活的情趣或生活中隐含的哲理,只做了客观描述,未加任何评论。只通过“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来营造一种欢快、融洽的家庭气氛。

右溪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右溪记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右溪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右溪记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右溪记表达了的思想感情:其一作者对右溪景物无人赏爱,为之怅然之情。其二由于右溪水清、石怪、境幽,值得赏爱而无人赏爱之情。其三同时引起作者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右溪记》是唐代文学家元结的一篇散文。

塞上听吹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塞上听吹笛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塞上听吹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塞上听吹笛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塞上听吹笛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与戍边之志的情感。《塞上听吹笛》又名《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恬静祥和的一面。全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之间,把战士思乡之情与戍边之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此诗作为边塞诗,而带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迷人的秋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迷人的秋色的主旨是什么

迷人的秋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迷人的秋色的主旨是什么
《迷人的秋色》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的秋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迷人的秋色》这篇课文是围绕“花朵盛开的春天固然可爱,瓜果遍地的秋色更加使人欣喜”这句话展开来写的,写了秋季的柿子树、枫叶、苹果、葡萄迷人的景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