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翻译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原文

2022-12-01 天奇生活 【 字体: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翻译: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出自《论语·里仁篇》,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又名《论》。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翻译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原文翻译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原文赏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原文注释

富与贵:富裕和显贵。

欲:想要。

得:得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翻译

  创作背景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论语》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作者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翻译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原文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翻译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原文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翻译: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出自《论语·里仁篇》,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又名《论》。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谁说的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意思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谁说的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意思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一个汉语词汇,就是使用别人的办法来对待那个人自己。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出自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出自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出自《荀子·荣辱》。原句为: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意思是和别人友好的相处,比布帛还要温暖,用语言伤害别人,比矛戟伤害别人还要厉害。这句话说明当一个人有了过失或是处于困境的时候,一句善意的话语,会使人倍觉温暖;而一句讽刺、挖苦、打击的话,哪怕是出于无心,也是对自尊心、自信心的摧毁和伤害,会使人羞愧和痛苦。

其母之也的意思是什么 其母之也是什么意思

其母之也的意思是什么 其母之也是什么意思
其母之也的意思是“他妈的”,是一句脏话,也叫启功的“国骂”。传说有一位叫启功的教授,书法特别好,求字的人络绎不绝,在家中或外地都天天没完没了地写。常常在焦虑无奈愤懑之际时,来一句文言国骂—“其母之也!”也就是白话“他妈的”。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翻译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的意思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翻译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的意思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的翻译是: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出自欧阳修的《丰乐亭记》。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翻译 如何翻译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翻译 如何翻译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