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无边落木萧萧下出自杜甫的哪首诗 无边落木萧萧下古诗原文

2023-01-07 天奇生活 【 字体:

  “无边落木萧萧下”出自杜甫所作的《登高》。此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无边落木萧萧下出自杜甫的哪首诗

  《登高》原文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翻译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消愁的酒杯。

  《登高》注释

  ⑴登高: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

  ⑵猿啸哀:指长江三峡中猿猴凄厉的叫声。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沙:江边沙滩。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新近停止。重阳登高,例应喝酒。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登高》赏析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全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无边落木萧萧下出自杜甫的哪首诗

  《登高》创作背景

  《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杜甫时在夔州。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

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登高》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无边落木萧萧下出自杜甫的哪首诗 无边落木萧萧下古诗原文

无边落木萧萧下出自杜甫的哪首诗 无边落木萧萧下古诗原文
“无边落木萧萧下”出自杜甫所作的《登高》。此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意思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原文

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意思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原文
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的原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思是:漫山遍野的树木萧萧地飘落着落叶,望不到尽头的长江水滚滚而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古诗出自于杜甫的《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赏析 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赏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赏析 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赏析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世称为什么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人称为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世称为什么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人称为
杜甫被称为诗圣。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被誉为诗史,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杜甫的一生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 杜甫的一生分为哪几个时期

杜甫的一生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 杜甫的一生分为哪几个时期
杜甫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杜甫读书游历时期;第二个时期是杜甫仕途失意的时期,此期间杜甫客居长安十年;第三个时期是杜甫因安史之乱陷于叛军的时期,后来杜甫又为官两年左右;第四个时期是杜甫49岁到离世前的时期,杜甫常居成都草堂,后流浪至夔州居住,最后四处漂泊,客死在前往岳阳的小船上。

西出阳关无故人全首诗的意思 西出阳关无故人全首诗的翻译

西出阳关无故人全首诗的意思 西出阳关无故人全首诗的翻译
意思:渭城清晨的细雨打湿了路边尘土,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人。《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七言绝句。该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由于运用了巧妙的艺术手法表达了浓郁深挚的感情,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在唐代便被谱成歌曲演唱,成了离筵别席上的送行之歌,称为“阳关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