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翻译及启示 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文
2023-01-16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翻译: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孩子一起出去玩耍。他们看见道路旁边的李树上有许多成熟的李子,把枝头都压弯了。大家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大家问他,他回答说:“李子树在路边竟然还有那么多的果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下来一尝,的确如此。
启示:文章通过讲述王戎不摘道路旁的李子一事,说明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认真分析,思考,才不会被事物的表面所蒙蔽。
《王戎不取道旁李》原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不取道旁李》注释
1、 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
2、 尝:曾经。
3、 诸:众多。
4、 游:嬉戏玩耍。
5、 子:李子。
6、 折枝:压弯树枝。
7、 竞:争相地跑过去。竞:争逐。
8、 走:跑。
9、 唯:只有。
10、 信然:的确如此。
《王戎不取道旁李》说明什么道理
1、如果李子不是苦的,那么早就被人摘光了,既然没人去摘,那就是苦的。
2、要我们学会留心观察,不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并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推断出内在的联系。
《世说新语》创作背景
《世说新语》的编纂成书固然与刘宋家族对魏晋风流的喜好和社会各层人士对魏晋风流的追慕有关,然而刘义庆之所以对魏晋士人情有独钟化大气力与其门客共襄盛举还有他个人身世的内在原因。
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临川王,刘裕对其恩遇有加。公元424年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刚登基便先后杀了徐羡之、傅亮、谢晦等拥立功臣。宋文帝性情猜忌狠辣,因为担心自己重蹈少帝被弑的悲剧,严格控制并杀戮了大量功臣和宗室成员,这其中就包括名将檀道济。在这样的背景下,刘义庆不得不加倍小心谨慎,以免遭祸。
后刘义庆借故离开京城,远离是非之地。尽管文帝下诏劝解宽慰但架不住刘义庆“固求解仆射乃许之”。刘义庆终于得以外镇为荆州刺史。外镇后的刘义庆仍然如同惊弓之鸟,心有余悸。他处在宋文帝刘义隆对于宗室诸王怀疑猜忌的统治之下为了全身远祸,于是招聚文学之士寄情文史编辑了《世说新语》这样一部清谈之书。
《世说新语》作者介绍
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刘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二十一年死于建康(今南京)。
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著有《徐州先贤传》10卷、《典叙》《世说》10卷、《集林》200卷、《幽明录》20卷、《宣验记》13卷、《小说》10卷, 有《宋临川王刘义庆集》8卷。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王戎不取道旁李翻译 王戎不取道旁李翻译及启示


王戎不取道旁李翻译及启示 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原文翻译及注释 王戎不取道旁李启示


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什么 王戎不取道旁李出处


王戎不取道旁李启示及翻译 王戎不取道旁李启示和翻译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因为什么原因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因为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