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16种修辞手法 16种修辞手法分别是

2023-11-23 天奇生活 【 字体:

  1、比喻: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隐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弱喻)、譬喻、曲喻、饰喻、引喻。

  2、借代:直接用与本体甲有相关关系的乙代替甲的修辞格。

  3、排比:用一组结构相似的语句,表达相关的内容的修辞手法。

  4、夸张:对事物或行为作超越事实的描述的修辞格。

  5、设问: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16种修辞手法

  6、反问:反过来对提问的人发问,也叫反诘。

  7、对偶:用字数相同、意义相关、形式整齐的两个句子并列表达所形成的修辞格。根据两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将它分为三类:

  (1)正对,上下句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同一事理,意义上互相补充。

  (2)反对,上下句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叙述,意义上相辅相成。

  (3)串对,也叫流水对,上下句意义相承,表达因果、条件等关系。

  8、比拟:直接将乙事物所具有的特征、属性加在甲事物对甲进行跨类式描写的修辞格。有本体、拟体两个部分组成,本体一般为名词性事物,拟体则多为谓词性成分。从语义特征上说,拟体本不能与本体构成陈述关系。根据本体与拟体的关系,一般将比拟分为:

  (1)拟人将非人类的事物当作人来写。

  (2)拟物将人直接当作物,或将此物当彼物来写。

  9、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10、双关:利用语言上的多义和同音关系,使一句话关涉到两个意思。

  11、反复: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12、通感:也叫移觉,用描写一类感觉的语句来描写另一类感觉。

16种修辞手法

  13、顶真:顶真(顶针),亦称联珠、蝉联,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14、回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

  15、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16、反语: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16种修辞手法 16种修辞手法分别是

16种修辞手法 16种修辞手法分别是
1、比喻: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隐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弱喻)、譬喻、曲喻、饰喻、引喻。2、借代:直接用与本体甲有相关关系的乙代替甲的修辞格。3、排比:用一组结构相似的语句,表达相关的内容的修辞手法。4、夸张:对事物或行为作超越事实的描述的修辞格。

修辞手法有哪些 修辞手法有哪几种

修辞手法有哪些 修辞手法有哪几种
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

秋天的雨吹起了小喇叭是什么修辞手法 秋天的雨吹起了小喇叭的修辞手法

秋天的雨吹起了小喇叭是什么修辞手法 秋天的雨吹起了小喇叭的修辞手法
秋天的雨,吹起了小喇叭的修辞手法是拟人,这里把秋雨人格化,写出了秋天的到来,离冬天就不远了。这句话是出自课文《秋天的雨》,文中是提醒动物们在秋天收获的季节里,就要储藏好自己过冬的食物,以免挨饿。

荷尽已无擎雨盖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荷尽已无擎雨盖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荷尽已无擎雨盖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荷尽已无擎雨盖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荷尽已无擎雨盖”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这句诗把荷叶比作擎雨盖,而“擎雨盖”就是雨伞,这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赠刘景文》,是诗人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全诗为: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设问是修辞手法还是写作手法 设问属于修辞还是写作的手法

设问是修辞手法还是写作手法 设问属于修辞还是写作的手法
设问是修辞手法,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技巧,通常用来表示强调。为了突出某一部分的内容时,作者通常会采用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然后再针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羌笛何须怨杨柳的修辞手法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羌笛何须怨杨柳的修辞手法
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羌笛和杨柳赋予人的感情及动作,表达了一种思乡之情。“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羌笛怎么会抱怨呢,不过是将之拟人化。“何须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