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柳宗元写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 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

2020-05-06 天奇生活 【 字体: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柳宗元被贬官之后,为了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便是其中一篇。

cc6da443289cce46.jpg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7d5b069951f26d37.jpg

  作者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代表作有《河东先生集》、《江雪》、《渔翁》等。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柳宗元写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 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

柳宗元写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 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柳宗元被贬官之后,为了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便是其中一篇。

柳宗元和韩愈一起倡导的古文运动的主张是 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指的是什么

柳宗元和韩愈一起倡导的古文运动的主张是 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指的是什么
柳宗元和韩愈一起倡导的古文运动的主张是:反对形式僵化、内容空虚的骈体文,主张秦汉时期质朴自由的古文。柳宗元和韩愈一起倡导的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一场文学改革运动,这场古文运动的先驱有萧颖士、李华、元结、梁肃、柳冕等人。

柳宗元是哪个朝代的 柳宗元字什么

柳宗元是哪个朝代的 柳宗元字什么
唐代。柳宗元,字子厚,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其与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是哪个朝代的 柳宗元是什么朝代的人

柳宗元是哪个朝代的 柳宗元是什么朝代的人
柳宗元是唐朝人,是唐代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跟韩愈并成为“韩柳”。

小石潭记的主旨 小石潭记的主旨概括

小石潭记的主旨 小石潭记的主旨概括
小石潭记的主旨是:通过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渲染了寂寥无人、悄怆幽邃的气氛,用生动的语言借景抒发了作者谪居荒原之地时孤寂、凄苦忧伤的感情。

再游桃花源和桃花源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再游桃花源原文及翻译

再游桃花源和桃花源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再游桃花源原文及翻译
《再游桃花源》表达的是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喜爱之情,而《桃花源记》表达的是作者对一个远离世俗战乱与压迫的大同社会的向往之情。同时前者描绘的是现实中的美景,后者描绘的是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