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管仲出自于哪本书 管仲鲍叔牙出自哪本书

2020-08-17 天奇生活 【 字体:

  管仲出自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史记》又被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作者是司马迁,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fdc85aadee60287c.jpg

  管仲简介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我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后世尊称他为“管子”,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鲍叔牙简介

  鲍叔牙,姒姓,鲍氏,名叔牙,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鲍叔牙与管仲是好朋友,他们二人的交情为历代史家所称颂,有成语“管鲍之交”。

6e4abc8cd647790e.jpg

  《史记》简介

  《史记》又被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管仲出自于哪本书 管仲鲍叔牙出自哪本书

管仲出自于哪本书 管仲鲍叔牙出自哪本书
出自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史记》又被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作者是司马迁,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我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文言文翻译 管仲 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出自成语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文言文翻译 管仲 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出自成语
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讨伐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回家,在回家的路上迷失了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发挥作用了。”于是放开老马的缰绳,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

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翻译 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的翻译

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翻译 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的翻译
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翻译:管仲使用的器具上都刻有多种花纹,帽子上缀着红色的帽带,住的房屋里,有刻着山岳的斗拱,用精美图案装饰的梁上的短柱。这句话出自宋代司马光所写的《训俭示康》。这篇文章是作者写给他的司马康,教导他应该崇尚节俭的一篇家训。

管仲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管仲为政的举措有哪些

管仲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管仲为政的举措有哪些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相邦,他根据当时形势,对齐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选贤任能,扩大了人才来源。管仲在齐桓公支持下,于丞相任位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重视商业。《国语·齐语》、《管子》、《左传》等都有记载他的生活传记。

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译文 管仲鲍叔的故事

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译文 管仲鲍叔的故事
“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的译文:管仲在年少时,经常与鲍叔牙往来。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是法家代表人物。管仲和鲍叔牙是交情深厚的朋友,成语“管鲍之交”指的就是管仲和鲍叔牙的友情。

管仲列传里三个典故 关于管仲的典故

管仲列传里三个典故 关于管仲的典故
《管仲列传》里的三个典故为:管鲍之交、桓公拜相、曹沫之约。管鲍之交指的是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桓公拜相指的是齐桓公为了称霸天下,重用人才,不计较当初的一箭之仇,拜管仲为相;曹沫之约指的是齐恒公想要背弃“曹沫之约”时,管仲劝阻了齐恒公,帮助齐恒公建立了信义,因此诸侯都来归附齐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