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荀巨伯探友翻译 巨伯探友的现代汉语

2020-10-19 天奇生活 【 字体:

  荀巨伯到远方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友人对荀巨伯说:“我是快死的人了,你赶紧离开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你,你却要我离开;为了求生而败坏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 等到贼兵来了,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整个城的人都逃走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胡兵听后相互议论说到:“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要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全城因而得以保全。

ca50c6e9734356b0.jpg

  《荀巨伯探友》原文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6c6ac0d087fc8734.jpg

  《荀巨伯探友》揭示的道理

  1、做人应该讲情义,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舍生取义的义举,有时不仅可以救别人,甚至还有可能救一座城甚至一个国家。

  2、做人应该和荀巨伯一样,不畏敌人,勇敢面对敌人,对待事情不紧张,不慌张。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荀巨伯探友翻译 巨伯探友的现代汉语

荀巨伯探友翻译 巨伯探友的现代汉语
荀巨伯到远方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友人对荀巨伯说:“我是快死的人了,你赶紧离开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你,你却要我离开;为了求生而败坏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

荀巨伯不弃友文言文翻译 荀巨伯探友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荀巨伯不弃友文言文翻译 荀巨伯探友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荀巨伯远道而来,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赶上外族敌寇攻打朋友所在的郡。朋友对巨伯说:“我今天都是要死的人了,你可以离开这里了!”荀巨伯说:“我从那么远来看你,你却让我离开,违背道义去求得生存,怎么会是我荀巨伯的作风?”

荀子是什么时期的人 荀子是什么人

荀子是什么时期的人 荀子是什么人
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先秦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的思想偏向于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法”,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

晋假道于虞文言文翻译 晋献公欲伐虞翻译

晋假道于虞文言文翻译 晋献公欲伐虞翻译
“晋假道于虞”的翻译:晋国向虞国借路。“晋假道于虞”出自《左传》,原文为: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壁,假道于虞以伐虢。这句话的意思是:晋国的荀息请求以屈地的马和垂棘出产的璧玉为条件,向虞国借路来进攻虢国。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翻译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翻译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翻译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翻译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翻译: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该句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劝学》。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翻译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的意思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翻译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的意思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翻译:孔子问守庙的人说。语句出自《荀子·宥坐篇》,是战国时期荀子创作的文章。宥,同“右”。宥坐,置于座位的右边,意思是可以把人君置于座位的右边,作为借鉴。本篇记录的是孔子的事迹,其中包括孔子观鲁桓公之庙而论欹器、杀少正卯、困于陈蔡等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