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观书有感诗题的意思 观书有感诗题的意思是什么

2021-01-30 天奇生活 【 字体:

  《观书有感》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读书后有感想,写的是诗人的读书体会。《观书有感》的作者是南宋学者朱熹,共有二首。第一首诗借景喻理,第二首诗借事说理,形象地表达诗人的读书感受。

观书有感诗题的意思

  《观书有感》

  朱熹 〔宋代〕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诗题的意思

  在《观书有感》组诗中,以第一首诗流传更广,其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千古名句,讲述了浅显的读书道理,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不断更新新知识,就像是池水需要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才能清澈见底。全诗借景喻理,写描绘了清澈像明镜一样的池塘水,而后引出道理,浅显易懂。 

观书有感诗题的意思

  第二首诗借助形象喻理,首句想写有春水时行舟容易,尾句写舟大水浅时即使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这里的春水其实指的是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观书有感其二的意思 观书有感其二作者是谁

观书有感其二的意思 观书有感其二作者是谁
意思: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观书有感》其二借事说理,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

观书有感诗题的意思 观书有感诗题的意思是什么

观书有感诗题的意思 观书有感诗题的意思是什么
《观书有感》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读书后有感想,写的是诗人的读书体会。《观书有感》的作者是南宋学者朱熹,共有二首。第一首诗借景喻理,第二首诗借事说理,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读书感受。

《观书有感》其一和其二的意思 《观书有感》表达了什么

《观书有感》其一和其二的意思 《观书有感》表达了什么
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其二: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

观书有感的翻译 观书有感白话译文

观书有感的翻译 观书有感白话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好像一面镜子被打开了一样,清澈明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在水面上不停闪耀浮动。要问这池塘里的水为何会如此清澈呢?是因为有水从源头的地方源源不断流淌出来,为它输送活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的意思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翻译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的意思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翻译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的意思:其一: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喔喔的鸡叫之声在邻家不断长鸣。疾病折磨我几乎把救亡壮志消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白发抱憾平生。其二: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金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夜书所见的诗意解释 夜书所见的诗意是什么

夜书所见的诗意解释 夜书所见的诗意是什么
夜书所见的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