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苟利于民 不必法古出自哪里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意思

2019-08-14 天奇生活 【 字体:

  出自于汉朝刘安的《淮南子》,是其《汜论训》里面的一句话,原文是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1770e22c67bbe000.jpg

  《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属于杂家作品,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其归入“杂家”,《四库全书总目》亦归入“杂家”,属于子部。

c0fbef32b0444f31.jpg

  《淮南子·汜论训》原文节选

  鲁昭公有慈母而爱之。死,为之练冠,故有慈母之服。阳侯杀蓼侯而窃其夫人,故大飨废夫人之礼。先王之制,不宜则废之;末世之事,善则著之。是故礼乐未始有常也。故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夫夏商之衰也,不变法而亡。三代之起也,不相袭而王。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 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

5f1521cc16d20dc0.jpg

  译文

  鲁昭公对抚养自己的慈母十分敬爱,她去世以后,为她服丧一年,所以就有了为慈母守孝的规定。阳侯看中了蓼侯夫人的美貌,在宴飨时杀死了蓼侯,抢走了他的夫人,因此就有了大飨时废除夫人执豆的礼仪。先王的制度,不适宜的就废除它;末世出色的政绩,也要让它显明。可见礼乐的规定是没有常规的。因此圣人制定礼乐,而不被礼乐所制约。治国有常则,而以利于人民为根本;刑赏教化有法规,而政令通行才是最大的要求。只要有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古制;只要符合大事,就不必依循旧章。夏、商的衰微,是因为不变法而灭亡的;禹、汤、武王三代的兴起,是不相互因袭而称王的。因此圣人执政法律和时代一起变动,礼制与习俗一起变化。衣服器械,各自方便他们的使用;法令制度,各自依照他们的适宜情况而制定。因此改变古制无可非议,而依循旧俗不值得赞美。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苟利于民 不必法古出自哪里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意思

苟利于民 不必法古出自哪里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意思
出自于汉朝刘安的《淮南子》,是其《汜论训》里面的一句话,原文是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出自什么 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出自什么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出自什么 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出自什么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的出处是《淮南子·汜论训》。“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的意思是:只要有利于人民,就不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

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翻译 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原文翻译

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翻译 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原文翻译
“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的意思是:君主对于民众,危难时就要他们拼死作战。“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这句话强调的是“循名而责实”的“术”,表现了君主的一种绝对的权威——民众对君主的绝对服从和被驱从。

山海自有归期,风雨自有相逢出自哪里 山海自有归期

山海自有归期,风雨自有相逢出自哪里 山海自有归期
“山海自有归期,风雨自有相逢”出自网络句子,改编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作《夜雨寄北》。诗词意思是像石头、水流一样会有时间归于一处成为山海,也像风、雨一般总会有相逢之日。寓意是说:虽然人生无常,人与人之间有诸多变化,但不必担心,山水自有相逢,肯定能在某处又遇上。

爱意随风起出自哪里 爱意随风起出处

爱意随风起出自哪里 爱意随风起出处
爱意随风起出自哪里:出自宋朝孙应时的《阻风泊归舟游净众寺》:“愁边动寒角,夜久意难平”,现演变成一个网络流行语,多指不能释怀、放不下,不甘心的感觉,念念不忘却没有回响。常常被用于形容令人遗憾惋惜的cp,渐渐沦为了一个常见的“虐梗”。

苟利于民不必伐古出自 苟利于民不必伐古出自哪里

苟利于民不必伐古出自 苟利于民不必伐古出自哪里
“苟利于民,不必伐古”出自西汉文学家刘安的《淮南子》。刘安所著的《淮南子》是一部中国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学术巨著。“苟利于民,不必伐古”是其《汜论训》里的一句话,提出了只要是有利于百姓的事情,就不一定要效仿古人法律制度的思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