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哲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
2022-08-20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哲理是:不要对人、事、物有过高的要求,如果过分计较局部的缺陷,反而容易因小失大。“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是:水太清了,鱼也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找不到伙伴。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处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第六十五,原文如下:
故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达诸民之情;既知其以生有习,然后民特从命也。故世举则.民亲之,政均则.民无怨。故君子莅民,不临以高,不道以远,不责民之所不能。今临之明王之成功,而民严而不迎也;道以数年之业,则.民疾,疾者辟矣。
故古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统絖塞耳,所以弇聪也。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故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民有小罪,必以其善以赦其过,如死使之生,其善也,是以上下亲而不离。故惠者政之始也,政不正则不可教也,不习则.民不可使也。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原文翻译
所以,一个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在治理百姓时,不可以不知道百姓的本性,不可以不了解百姓的心理,知道了他们先天的情理和后天的习惯,百姓才能彻底的服从你的政策。所以说,国家治理得好,百姓便爱戴你;国家清明平和,百姓自然没有怨尤。所以一个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在治理百姓时,理想不可要求太高,目标不可设得太远,不要责求百姓干能力做不到的事。如果你用古圣先王成功的理想,来要求百姓即时达到,恐怕百姓要敬而远之,不敢欢迎了。你告诉他们长远未来的目标,百姓做得痛苦,当他们痛苦时,就要避开了。
所以古来君王的冠冕上,垂挂着一串串的玉,正为着警惕自己,不可看得太明察了;用棉絮塞耳,是为着警惕自己,不可听得太精细了。所以水太清澈,就没有鱼还能生存下去;人太精明,就没有人跟你做伙伴了。所以把百姓邪枉的坏事改正过来,使他们自己心安理得;用宽大怀柔的办法引导百姓,使他们自己能寻求本身的完美;度量百姓的资秉,因材施教,使他们自己能找到前途。百姓偶然犯了小的过错,必要找出他的好处,来赦免他;如果要判死刑的,想法子让他活下去,这样他就会好了。因此,上下就能打成一片,融成一体,而不相离了。所以仁惠是施政的先要,施政不当,就没法教导百姓,百姓未会学习,就不能驱使他们。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注释
则:就。
无:没有。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赏析
内容“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俗话,源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汉书.东方朔传》也有同样的用法,后人多用此告诫人们指责人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但是,时下总有一些人喜欢背离这句俗话的本义,以此劝人凡事不必认真,得饶人处且饶人,甚至见了危害人民利益的人或事,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当宽也宽。这就有必要议一议了。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哲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


人至察则无徒读音 xi还是tu 人至察则无徒的读音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翻译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思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思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翻译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是什么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翻译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