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登幽州台歌独字赏析 登幽州台歌鉴赏

2021-07-13 天奇生活 【 字体:

  《登幽州台歌》中的“独”字与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诗意相映衬,表现出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寂寞,也突出了诗人孤傲卓然的形象,表达出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心境。《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创作的诗歌。

登幽州台歌独字赏析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唐代〕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登幽州台歌独字赏析

  注释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涕:古时指眼泪

登幽州台歌独字赏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屡受打击,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心情郁郁悲愤。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登幽州台歌独字赏析 登幽州台歌鉴赏

登幽州台歌独字赏析 登幽州台歌鉴赏
《登幽州台歌》中的“独”字与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诗意相映衬,表现出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寂寞,也突出了诗人孤傲卓然的形象,表达出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心境。《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创作的诗歌。

登幽州台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登幽州台歌原文翻译和赏析

登幽州台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登幽州台歌原文翻译和赏析
翻译: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赏析: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登幽州台歌翻译赏析 登幽州台歌翻译和赏析

登幽州台歌翻译赏析 登幽州台歌翻译和赏析
翻译: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赏析: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登幽州台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登幽州台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登幽州台歌》描绘了诗人登上幽州台远望的景象。全诗对幽州台没有作一字描写,主要抒发诗人登台的感慨,以饱满深邃的情感将诗人作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立于诗歌画面的中心,抒发了诗人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悲愤之情。

登幽州台歌翻译及原文 登幽州台歌翻译和原文

登幽州台歌翻译及原文 登幽州台歌翻译和原文
翻译: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赏析: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登幽州台歌体裁 登幽州台歌体裁是什么

登幽州台歌体裁 登幽州台歌体裁是什么
《登幽州台歌》的体裁是古体诗,五言和七言兼用,诗歌的格律自由,且长短不限。《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陈子昂,诗人在仕途中接连受挫,眼看报国宏愿无法达成,在登上幽州蓟北楼远望时,内心悲中来,因而写下这首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