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的意思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的意思是什么

2021-12-15 天奇生活 【 字体: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意思是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出自《礼记·学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的意思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原因:朋友是你了解外部世界的桥梁,也是你不断完善自己的标尺。一个人学习,而不接触外部环境是行不通的。只有与朋友共同学习,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才能弥补自身的缺憾,并获得更多知识。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的意思

  《学记》全文共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相当丰富、精辟、深刻,是中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学记》是以《大学》为其政治基础,以《中庸》为其哲学基础的。其内容涉及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的意思

  《学记》专门对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制、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原则方法等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上的阐述,含有丰富的教育思想。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的意思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的意思是什么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的意思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的意思是什么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意思是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出自《礼记·学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

则孤陋而寡闻的上一句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赏析

则孤陋而寡闻的上一句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赏析
则孤陋而寡闻的上一句是:独学而无友。指独自学习,不了解外部动向,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有井底之蛙含义。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的翻译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的翻译是什么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的翻译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的翻译是什么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的翻译是: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可以成功呢?从中任末的成功,告诉了我们学习中要注意的很关键的问题:一是学习态度,务必克服一切困难,勤奋学习;二是学习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定要随时记录。

人至察则无徒读音 xi还是tu 人至察则无徒的读音

人至察则无徒读音 xi还是tu 人至察则无徒的读音
人至察则无徒的徒读音是tú。声母是t;韵母是u;读作第二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原子核内无中子的元素 哪个元素核内无中子

原子核内无中子的元素 哪个元素核内无中子
原子核内无中子的元素是氢元素,化学符号为H,最常见的H原子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质量数是1;但氢也有中子的同位素,氕(有一个中子,质量数为2),氘(有两个中子,质量数为3)。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是谁 《过零丁洋》原文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是谁 《过零丁洋》原文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是文天祥,诗句出自于《过零丁洋》。此诗前二句,回顾平生遭际;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