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上书论事词理切直者,朕从与不从,皆当载之翻译 其上书论事词理切直者,朕从与不从,皆当载之文言文翻译
2021-12-17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其上书论事词理切直者,朕从与不从,皆当载之”的意思是:如果有人上书议政,只要言辞直率,道理中肯,有利于治国,不管我采纳与否,都必须记载在史书上。这句话出自《贞观政要》第七卷,是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修国史房玄龄所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主要表明了唐太宗的治世理念。
《贞观政要》节选及翻译
贞观初,太宗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比见前、后《汉史》载录扬雄《甘泉》、《羽猎》,司马相如《子虚》、《上林》,班固《两都》等赋,此既文体浮华,无益劝诫,何假书之史策?其有上书论事,词理切直,可裨于政理者,朕从与不从皆须备载。”
贞观十一年,著作佐郎邓隆表请编次太宗文章为集。太宗谓曰:“朕若制事出令,有益于人者,史则书之,足为不朽。若事不师古,乱政害物,虽有词藻,终贻后代笑,非所须也。只如梁武帝父子及陈后主、隋炀帝,亦大有文集,而所为多不法,宗社皆须臾倾覆。凡人主惟在德行,何必要事文章耶?”竟不许。
翻译:贞观初年,唐太宗对监修国史的官员房玄龄说:“我发现《汉书》、《后汉书》记录有扬雄的《甘泉赋》、《羽猎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班固的《两都赋》,这些文章文辞浮华,无益于对帝王的劝诫,为什么还要收录在史书上呢?今后,如果有人上书议政,只要言辞直率,道理中肯,有利于治国,不管我采纳与否,都必须记载在史书上。”
贞观十一年,著作佐郎邓隆上书请求把唐太宗的文章编成文集。唐太宗说:“我的诏书和命令,如果有益于百姓的,史书都已经记载了,足以流传千古了。如果我的命令不遵循古训,扰乱了政务,即使辞藻华丽,也终将贻笑后人,这不是我所需要的。像梁武帝父子、陈后主、隋炀帝,他们都有文集传世,可是他们的行为大都不可取,最后,社稷江山统统断送在他们手中。君主圣明与否,关键在于他的品性和行为,何必一定要有文章流传后世呢?”太宗最终不许编文集。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其上书论事词理切直者,朕从与不从,皆当载之翻译 其上书论事词理切直者,朕从与不从,皆当载之文言文翻译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翻译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的意思


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翻译 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意思是


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翻译 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是什么意思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翻译 如何翻译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齐桓晋文之事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