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点石成金是谁的故事 点石成金说的是谁的故事

2021-12-17 天奇生活 【 字体:

  点石成金是许逊的故事。点石成金的意思是比喻把不好的文字改好。该成语出自汉·刘向《列仙传》:“许逊,南昌人。晋初为旌阳令,点石化金,以足逋赋”。今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为神奇。也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也指对人稍作指导,就可以让他幡然醒悟。

点石成金是谁的故事

  成语简介

  相传在晋朝时,有个县官叫许逊。许逊平时不读书,不办案,整天闭门不出,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百姓有事找他,县衙里却不见他的人影,东寻西找,总算在小屋里找到了他。

点石成金是谁的故事

  他正在神灵台前焚香叩头,嘴里不停地念着咒语。原来,他是一个道士,正在装神弄鬼。百姓不知是假,请他施福作法,祛灾驱邪。

点石成金是谁的故事

  一次,由于年成不好,农民缴不起赋税。许逊便叫大家把石头挑来,然后施展法术,用手指一点,使石头都变成了金子。这些金子补足了百姓们拖欠的赋税。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点石成金是谁的故事 点石成金说的是谁的故事

点石成金是谁的故事 点石成金说的是谁的故事
点石成金是许逊的故事。点石成金的意思是比喻把不好的文字改好。该成语出自汉·刘向《列仙传》:“许逊,南昌人。晋初为旌阳令,点石化金,以足逋赋”。今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为神奇。也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也指对人稍作指导,就可以让他幡然醒悟。

寒衣节是纪念谁的 寒衣节跟重阳节一样吗

寒衣节是纪念谁的 寒衣节跟重阳节一样吗
寒衣节是为了纪念孟姜女。相传,秦时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种葫芦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喜良。后来,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骨。千百年来,这段忠贞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二十四桥的月亮,又照着谁的心事,写作无字诗行 二十四桥的月亮又照着谁的心事写作无字诗行什么意思

二十四桥的月亮,又照着谁的心事,写作无字诗行 二十四桥的月亮又照着谁的心事写作无字诗行什么意思
二十四桥的月亮是照着西施的心事写作的无字诗行,是《王者荣耀》中英雄西施的台词。西施有心事,但是最后也没有开口倾诉,无字诗行。这个二十四桥的月亮则是出自杜牧的名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因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意为:明月之下是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的句子,“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是桥名,原为扬州的红药桥。

云是怎么形成的 云形成的原因及条件

云是怎么形成的 云形成的原因及条件
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结核)周围,由此产生的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并且,云可以形成各种的形状,也因在天上的不同高度、形态而分为许多种。

谁的诗被称为诗史 哪个的诗被称为诗史

谁的诗被称为诗史 哪个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人民疾苦,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冬至吃饺子是纪念谁 冬至吃饺子寓意

冬至吃饺子是纪念谁 冬至吃饺子寓意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主要纪念医圣张仲景。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东汉著名医学家。他倡导“进药疗疾”,主张“辨证论治”,重视“养性调神”,创立了名扬四海的“建安方”。他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他为人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方剂,传世之著有《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伤寒卒(杂)证论狱》,奠定了中医临床理论的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