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种树老人的启示 种树的老人给你的启示

2022-03-04 天奇生活 【 字体:

  我明白了老人的精神是崇高的。他一生都只为了种树,就连死后都不希望砍去树木做成棺材。我们要向这位种树的老人一样,既要保护树木,也要多多种树。《种树老人》(又名《种树的牧羊人》)是1953年,法国作家让·吉奥诺(JeanGiono,1895—1970)创作的短篇故事。

种树老人的启示

  我想对老人说

  这位慈祥、善良的老人,虽然我不曾见过您,但您的那种精神已经令我感受到了您对大山的珍惜,还有你改造自然的力量。您用这种力量创造了山上的这片绿洲,创造了无限的奇迹,老人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老人家,我心中只有对您的敬佩还有羡慕,原来这片土地,这座山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哪儿会有一棵植物?一棵生命?就算有,也活不了几天。

种树老人的启示

  您为了这的一切植物,留在了这片绿洲中,不舍离去。是您创造了奇迹啊!——15年,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呀!去年冬天,还为村民们买了电视机。

  老人家,我敬佩您!希望上天看得见,让您身体更好,为这座青山续继添绿,继续造福我们的人类。

种树老人的启示

  是你的默默无闻,是你的辛勤耕耘,赶走了沙漠,换来了成片的绿洲。您让我明白:青山是不会老的!你为大自然做了贡献,我们要向你学习……你的精神打动了我们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种树老人的启示 种树的老人给你的启示

种树老人的启示	 种树的老人给你的启示
我明白了老人的精神是崇高的。他一生都只为了种树,就连死后都不希望砍去树木做成棺材。我们要向这位种树的老人一样,既要保护树木,也要多多种树。《种树老人》(又名《种树的牧羊人》)是1953年,法国作家让·吉奥诺(JeanGiono,1895—1970)创作的短篇故事。

庖丁解牛的启示 庖丁解牛告诉我们的道理

庖丁解牛的启示 庖丁解牛告诉我们的道理
庖丁解牛的启示是如果认识这个世界,掌握它的规律,避开锋芒,因势利导,就会游刃有余。并且像庖丁解牛一样,能够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

孙子兵法对个人的启示 孙子兵法的智慧对个人的启示

孙子兵法对个人的启示 孙子兵法的智慧对个人的启示
孙子兵法对个人的启示:1、行动必有代价,战争代价极大。不要光想着战胜,要算账,值不值得。2、《孙子兵法》主要是自强之法,首先是修炼自己,而不是惦记打败别人。先修炼自己的筋骨,让自己成为不可战胜的,让自己没漏洞,然后等敌人出漏洞。如果敌人不比我们弱小,或者和我们强弱差不多,而且他没失误,没漏洞,就不能打。

世无良猫的启示 世无良猫的道理

世无良猫的启示  世无良猫的道理
世无良猫的启示是溺爱是不可取的,温室里是培养不出栋梁来的。环境过于安分,就会懒散,不思进取。

指鹿为马给我们的启示 指鹿为马的道理

指鹿为马给我们的启示 指鹿为马的道理
指鹿为马给我们的启示:凡事要观全局再做出客观、全面的认识和判断,而不是以偏概全,胡乱臆测。指鹿为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启示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启示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启示:不论对待什么事情,一定要跳出来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去看问题。该词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其创作背景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所写。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说理,带有明显的宋诗特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