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小学学过的曾巩的诗 曾巩的诗词

2022-03-09 天奇生活 【 字体:

  小学学过的曾巩的诗有:《咏柳》、《趵突泉》、《西楼》、《读书》、《秋怀》、《城南二首》等。曾巩,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曾巩以散文著称,师从欧阳修门下,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自然淳朴,自成一家。

小学学过的曾巩的诗

  咏柳

  【作者】曾巩【朝代】宋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小学学过的曾巩的诗

  趵突泉

  【作者】曾巩【朝代】宋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

  滋荣冬茹湿常早,涧泽春茶味更真。

  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少际涌如轮。

  曾成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小学学过的曾巩的诗

  西楼

  【作者】曾巩【朝代】宋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秋怀

  【作者】曾巩【朝代】宋

  流水寒更澹,虚窗深自明。

  褰帷远钟断,拥褐晨香清。

  油然素心适,缅彼外物轻。

  因时固有应,在理复何营。

  隐几公事退,卷书坐南荣。

  以兹远尘垢,何异山中情。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小学学过的曾巩的诗 曾巩的诗词

小学学过的曾巩的诗 曾巩的诗词
小学学过的曾巩的诗有:《咏柳》、《趵突泉》、《西楼》、《读书》、《秋怀》、《城南二首》等。曾巩,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曾巩以散文著称,师从欧阳修门下,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自然淳朴,自成一家。

曾巩咏柳中的飞花指什么 曾巩咏柳中的飞花指的是什么意思

曾巩咏柳中的飞花指什么 曾巩咏柳中的飞花指的是什么意思
曾巩《咏柳》中的“飞花”指的是柳絮。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乱飞舞,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此诗咏柳而讽世,借柳树来讽刺邪恶势力,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使学为诗的为是什么意思 使学为诗的为的含义

使学为诗的为是什么意思  使学为诗的为的含义
使学为诗的为是“使学为诗”出自《欧阳修勤学》。原文为:先公四岁而孤,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小子何莫学夫诗翻译 小子何莫学夫诗的翻译

小子何莫学夫诗翻译 小子何莫学夫诗的翻译
小子何莫学夫诗翻译: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经》呢。该句出自《论语》中的其中三则。《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世称为什么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人称为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世称为什么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人称为
杜甫被称为诗圣。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被誉为诗史,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的曾怎么翻译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中曾怎么翻译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的曾怎么翻译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中曾怎么翻译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的曾翻译:竟然,甚至。整句的意思:可是量量核舟的长度,甚至还不满一寸。该句出自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核舟记》。此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