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是谁写的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意思

2022-10-09 天奇生活 【 字体:

  荀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荀子·大略》,意思是不经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无法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是谁写的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原文

  君子立志如穷,虽天子三公问正,以是非对。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无日不在是。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原文注释

  岁:岁月

  松柏:松树和柏树。两树皆长青不凋,为志操坚贞的象征。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原文翻译

  君子一旦树立了志向就坚定不移,即使天子、三公询问政事,也根据是非的实际情况来回答。君子穷困而不丧失志气,劳累而不苟且偷安,面临祸患而不背弃平时坐席上说的话。岁月不寒冷就无从知道松柏的坚毅挺拔,事情不危难就无从知道君子的志向远大。作为君子,没有一天不在坚持他所认为正确的东西即道的。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是谁写的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处简介

  《荀子》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大略》讲的是大的方略,文中坚持儒家思想,导出道德、仁义、利益的关系。荀子本文延续前文的思想,一直表明人性的本质是欲望,如何巧妙满足百姓的欲望而又能使国际太平,就在于如何合理的引导百姓理解道德、仁义和利益的关系,那就始终贯穿礼仪这个要素,懂得了礼仪只要,便能平衡利益关系。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

  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是谁写的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意思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是谁写的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意思
荀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荀子·大略》,意思是不经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无法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处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处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荀子·大略》,原句为: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到最寒冷的时节就无法知道松柏的坚韧挺拔,不到危难的时候就无从知道君子的志向远大。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这句话出自哪里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这句话出自哪里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荀子·大略》,原句为:“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意思是不经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无法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不经过艰难的考验,无法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哪里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哪里哪本书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哪里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哪里哪本书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荀子·大略》。这本古籍最早源自我国战国时期,其作者是荀子以及他的弟子们。原句为:“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经过最寒冷的时间,就无从知道松柏的坚毅挺拔,事情不危难,就无从知道君子的志向远大。告诫人们的道理:君子必须经过严格的考验,才能证明自己确实有能耐。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哪里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哪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哪里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哪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荀子·大略》。原句是“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意思是:如果不经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就不会知道松树和柏树是最后凋谢的;如果不经过艰难的考验,就不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

德不近佛者无以为医,才不近仙者无以为医出处 德不近佛者无以为医才不近仙者无以为医出处

德不近佛者无以为医,才不近仙者无以为医出处 德不近佛者无以为医才不近仙者无以为医出处
德不近佛者无以为医,才不近仙者无以为医出处出自于:《裴子言医序》。古今中外,对医生都有很高的技术和道德要求,这是职业特点。作为一名医生,可能技术有高低,但道德标准不能降低。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医,故神圣之业,非后世读书未成,生计未就,择术而居之具也。是必慧有夙因,念有专习,穷致天人。
友情链接